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闻不出酒味”的纪委书记需要问责“治病”

[ 作者:山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11 录入:16 ]

黄石市开发区太子镇工会主席陈洪坤午餐饮酒,市纪委暗访组要求镇纪委书记徐欣开履行监督责任,对陈洪坤午餐饮酒行为进行调查核实,但徐欣开再三推诿后称因感冒了,闻不出来被免职。(01-06人民日报)

作为镇纪委书记的徐欣,在面对市纪委暗访组对工会主席饮酒事件调查时,百般推诿敷衍,声称“感冒闻不出酒味”,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为官态势,难不成真是“感冒生病”?其实不然,通过装病拒绝履行监督责任,谁都不得罪才是徐欣的“为官之道”。

然而“徐欣闻酒”事件并不是个例,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是不作为、不敢担当的党员干部,他们大多数都有典型的“好人主义”,在履行同级监督上暴露出了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软肋,于是导致基层组织在责任追究上存在“追下不追上、追小不追大”的问题,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难以根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上率下,在持续整治“四风”中为全党做出了表率。中纪委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作风,加强自身建设,惩治了一批内部的腐败干部,促进执纪问责向纵深推进。然而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的今天,个别地方出现了上面“九级风浪”,下面总有苍蝇嗡嗡乱飞和“风过草低头、雨过地皮湿”的现象呢?这主要是个别党组织对主体责任的认识还停留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没有上升到全面从严治党层面,个别纪检干部责任不牢,在对同级的监督不敢动真格,监督检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执纪问责蜻蜓点水、隔靴搔痒,致使个别基层单位“四风”问题和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难以根治。

纪检干部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如何解决基层党委和纪委在执纪问责不严不实的问题,要以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为契机,加强纪检机构体制的改革,健全纪委监督工作机制,破解同级监督的制约瓶颈,构建以上对下的监督体系,使纪检的业务工作、干部管理、考核评价等不再受所驻部门制约,营造良好的执纪问责环境;同时完善基层纪检机构。对在基层纪检巡查中发现的腐败问题,要运用问责“杀手锏”,既向党委问责,又向纪委问责,从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真正让基层纪检干部的作风严起来、实起来,把从严治党的方略落实到基层各项工作中。

“闻不出酒味”的纪委书记,需要问责“治病”,徐欣因其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不到位,被免职并被调离纪检工作岗位,实属咎由自取。

作者地址:四川省盐亭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