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搞不得耍滑偷尖

[ 作者:陈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13 录入:吴玲香 ]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说: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我们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几年时间,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这样的提前就容易掺水。

不可否认,全国开展精准扶贫以来,许多省市在制定脱贫攻坚计划时,都有一些明确的目标:××,六有×……但几乎都存在到××年底,提前完成的现象。

“提前完成”,的确表明了地方主政者“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雄心和决心,也是自加压力。可是,“上有好之、下必甚焉”,暂且不讨论部分干部跑偏的“政绩观”。光是脱贫任务层层下达,偶尔追加,一旦限期落实、提前完成,部分基层的县乡反而可能吃不消,只能打歪主意,动耍滑偷尖的歪脑筋!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这已是多年的诟病,一时半会儿还真难以消亡!就拿辽宁来说,一度时期存在严重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160万元,最后报成2900多万元。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

前者虚增1800%,后者虚增570%,令人乍舌,这样整出来的GDP使劲一拧,用北京老话说就是:水分杠杠的!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基本准则、要求放在对脱贫攻坚的要求上,再合适不过!贫穷还是富裕,那是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一掺水、造假,受苦的是老百姓,损毁的是党的形象、事业!难怪老百姓骂这样的干部是真正的“挖社会主义墙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战略部署;脱贫攻坚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掺水、造假的脱贫也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

时下,离2020年还有两三年的时间,地方干部还真得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为自己“地盘上”的脱贫把把脉,脚踏实地的制定、完善脱贫规划。

一是扎扎实实的扶贫,坚决杜绝“给钱脱贫”,满足于给贫困户修缮了几座房子,防止一翻年,“虽住新房子、兜里没票子”。

二是立足不返贫,增强“造血”功能,把各类资金依法按规使用,多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的事情,避免一户有升学、有病患就又“揭不开锅”。

三是贫困户、贫困村的摘帽,上级可以制定详细标准,采取交叉考核、第三方考核等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严厉的奖惩来预防掺水、造假的现象。

四是“拍蝇”不放松,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方,形成强大的震慑力,避免村社干部“前腐后继”的优亲厚友、吃拿卡要、骗套挪贪。

习近平总书记也说:弄虚作假之风不可长,必须坚决刹住。每位干部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整治弄虚作假的恶劣作风,坚决挤压水分,做实经济数据,做到实实在在干脱贫,一心一意为攻坚。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民宗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