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第三次推进会议,既肯定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取得的成绩,也旗帜鲜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省脱贫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省委书记谢伏瞻在会上强调指出,“要深刻认识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差距较大、形势严峻,必须保持从严从实的态度。”(4月22日人民网)
上下同欲者胜。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40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脚步从未停歇。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太行山深处的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到顾家台村,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从革命老区贵州遵义花茂村,到今年春节前夕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这些贫困、偏远的地方,一一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足迹。广大扶贫工作者要从大局着眼,与中央保持高度一直,必须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踏石留印,坚定不移地走好每一步,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要学白藕扎深根,莫效浮萍水上漂。当前,脱贫攻坚还有当“甩手掌柜”的,当“走读干部”的;有急功近利、搞“大跃进”的,有蜻蜓点水、敷衍了事的;有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甚至还有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这些蹩脚的行径,让脱贫攻坚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很难真脱贫。这一系列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站位问题、作风问题、落实问题,必须坚决果断地找出根源,立行立改。
拿出“绣花”功,从小处着手。脱贫攻坚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与退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易地搬迁的组织动员,产业扶贫的因地制宜,哪一件事情都伤脑筋、有难度,非得一针一线扎下去、透出来,下一番“绣花”功夫不可。对问题一村一村查摆,对档卡一户一户校准,对帮扶一项一项落实,对资金一笔一笔审核,对政策一条一条落地,对责任一级一级到人,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度、社会的认同度和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撸起袖子加油干,敢叫日月换新天。办法总比困难多。当年,林州人以“重新安排河山”的魄力和勇气打造出名满天下的“人工天河”;近年来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四年的移民任务,河南只用了两年时间。这些鲜活的事例充分说明,河南的干部群众是敢打大仗、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对于脱贫工作来说,脱贫攻坚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只要广大党员干部抱着对中央、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全情投入、全心付出,凝聚共识,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就一定能打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的翻身仗。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三元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