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铜川市通报三起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中就有耀州区永安路街道办五台村村委会副主任宋茂义骗取残疾人补贴的问题。
村干部,离百姓最近的官儿,理应是老百姓的父母官、守护神,却干着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儿。当官不为民做主尚不如回家种红薯,更何况干这种贪赃枉法的勾当,实属不可饶恕。
时常会通过媒体,看到村干部榨取老百姓的利益,不是骗低保就是讹补贴,作为公众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党政制度的缺失还是干部道德的缺失。在笔者看来,两者缺失都存在,但道德缺失“更胜一筹”!
贴补的认定、发放,都会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从认定申请到核准到资金的发放,应该每一级都会有监管和抽查,但是每一项制度的落实都不会是全面的核实,毕竟工作量太大,又特别是针对最基层的老百姓,无法通过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完成监督程序。那么,如何才能保障群众的利益不受到侵害,靠群众监督、更要靠干部自我道德约束!
作为离老百姓最近的干部,“最后一公里”的执行者,要有对政策的熟知度,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衷心度,如果心眼儿歪了,那么政策执行必然走样、变形。骗取残疾人补贴,这对于受害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国家给予残疾人补贴目的就是解燃眉之急,保障他们的基本需求,然而这样一点小利却成为了父母官的囊中之物。
这不禁让我们反思,国家呕心沥血、挖空心思来制定惠民政策,却让这些毫无道德、毫无底线的干部钻了空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既然是骗,那么就需要做文章,如何才能让这些人不能做文章,或者让这些文章无处遁形。我想当下科技技术手段应该更广泛的用于服务群众,制度的规范绝不会比强硬的手段来的更有效。另外,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也不能松懈,把好干部“入口关”,做好干部的“教育关”,以此纯洁干部队伍,保障群众利益。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