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带着千万当主任 如此折腾为哪般

[ 作者:何竹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27 录入:吴玲香 ]

“我有不少身家千万的朋友,经常在世界各地旅游,但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想把荒山穷沟变成青山绿水,让乡亲父老早点摆脱苦日子。”说这句话的,是曾白手起家身家千万的创业者,现任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太石镇三益村村委会主任龚志荣。3年前,他带着超过1200万元的存款一同赴任;3年后,他不但把所有存款花完,还贷款800多万元。(5月25日 中国网)

近年来,“小官巨腐”这个新词汇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不低,特别是村级干部的贪腐、霸道的例子,真让人生出了几多的感慨,相比之下,那些不贪不腐,只管干事创业的基层干部就显得更加高尚。然而,不但自己不贪污村里的钱,还带着上千万元用自己打拼换来的“巨资”到山里当村主任,为村里的发展3年花完积蓄还欠债800万元,这貌似天方夜谭的事情,偏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完全颠覆了一些人“当官不贪,一定是憨”的观点,在基层树起了一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

作为身家千万的“能人”,有多少还稀罕事务繁多、油水不多的村主任?龚志荣看到的不是村主任的“名头”,更不是“捞头”,而是那一片在心底打上烙印的荒山穷沟。“想把荒山穷沟变成青山绿水,让乡亲父老早点摆脱苦日子”,就是这样朴实的语言、简单的想法,让一位创业者豪情满怀。“人定胜天”虽是儒道哲学,但其中的“内核”是非常积极的,改变“荒山穷沟”的落后面貌,正是需要有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龚志荣正是怀揣这样的梦想上路的。

作为村民们的“领头羊”,除了脚踏实地干工作外,有多少能像龚志荣那样还拿得出并且能拿出千万资产为村里发展“垫底”?谁都知道,要从生意角度讲,投资农业是见效最慢的,特别是像三益村那样的种植业。别说是给全村投资,就是自己承包,也要冒很大的风险。但面对大家的疑惑,龚志荣倒是信心满满,“农业发展就是见效慢,再有个几千万你再看!我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成功,不怕困难,坚持就没有干不成的!”是呀,唯有不怕困难的坚持是最强大的,那种动力就如顽强的种子,只要发了芽,就不怕石头压顶瓦砾压身,总能曲曲折折地生长。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折腾。这话也确实不假,关键是折腾的对象和折腾的方式决定了人生的价值。为百姓利益而“折腾”,才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而这份职责来自于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从白手起家到身家千万,已经是了不起的“折腾”;花掉积蓄,为村里“打井、修蓄水池、铺设管道,绿化荒山、买树苗、雇人种树,投资养羊场、养鸡场、温室大棚,甚至自掏腰包带80多位村民到西安考察现代农业……”对于全村来讲,这又是一番白手起家的“折腾”。如果躺在那点成绩上睡大觉,肯定要舒坦得多;但为百姓、为家乡而折腾的生活的节奏才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作派,龚志荣践行着。

“益国、益党、益民就是我心中的三益村。”这是龚志荣对“三益村”平常而又精彩的解读,也是他能够毫不吝惜地“带着千万当主任”的动力吧!无论是作为创业者还是领头羊,心中有“三益”,脚下就走得稳。让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让苜蓿绿遍整个山野,是龚志荣的奋斗目标,更是村民们的殷殷希望。让希望的号角奏鸣! 哦,生活啊,如果播下了种子,小康还会远吗?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