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积极开展量体裁衣式精准识贫扶贫脱贫

[ 作者:杨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14 录入:吴玲香 ]

5月24日,王东明代表在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指出,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

打好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从精准把好入口关、运用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精准到最后取得精准实效, “量体裁衣”式扶贫起到了贯穿始终的重要作用。

把好贫困对象入口关,摸清家底量好尺寸。贫困对象识别内容复杂,程序严谨,帮扶干部必须要把好入口关。古代中医治病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在脱贫攻坚中也同样适用。帮扶干部要走村入户下深水摸清家庭状况。望,查看农户家里的基础设施状况,房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饮水、用电等等是否达标。问,主动询问农户经济情况。闻,有些农户认为只要列为贫困户就可以享受很多国家的优惠政策,想隐瞒收入想方设法将自己列为贫困对象,帮扶干部不能听农户一面之词,要通过走访邻居、亲朋好友多途径了解其收入状况,再通过房产信息、车辆信息、工商注册等途径进行信息比对。切,摸清了家底,还要切入重点,找准致贫原因,为整个脱贫攻坚工作打好基础。

依贫困原因制策,根据尺寸裁精准发展衣。根据贫困原因,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实施扶贫项目补短板,为贫困主体裁好发展衣。贫困县、贫困村在扶贫项目选择上,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因地制宜,找准优势主打产业发展;对不同的贫困户,在帮扶措施上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运用好国家扶持政策、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发动社会力量,为贫困户精准发展指引方向、找好资源,确保如期稳定脱贫。

帮扶干部充分发挥实干精神,推动“量体裁衣”帮扶见成效。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小平同志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改革需要实干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样需要帮扶干部的实干精神。帮扶干部要以真心待贫困户,主动结“穷亲戚”,带着深厚的感情扶贫,把扶贫落到实处。一是要扎实推进国家、省、市、区各项扶贫政策扶到贫困户身上,让贫困户得到发展福利;二是切实为贫困户发展积极出谋划策,主动争取发展资金,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捐物与政府扶贫资金相结合,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变短期脱贫为长效发展;三是充实贫困户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帮扶干部要通过励志感恩教育,鼓励贫困户精神上先脱贫,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和决心,做到人穷志不穷,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

四川省脱贫攻坚的蓝图已经绘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使命艰巨而繁重,帮扶干部们要积极开展“量体裁衣”式精准识贫扶贫脱贫,助力打好四川脱贫攻坚战。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凌云乡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