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中央智囊强调农村土改是未来房地产业发展关键

[ 作者:刘世锦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03 录入:吴玲香 ]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日前表示,他认为中国房地产已经到了“历史性的拐点”。

至于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刘世锦表示无非是两种模式:一是维持现有模式,部分中心城市房价越来越高;另一种模式是开放城乡之间要素的市场,让土地、资金和人员都流动起来,城乡逐步一体化,这样房价也不会再无限上涨,城市产业竞争力和创新竞争力都得到提升。

他指出,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的关键,“房地产发展潜力很大,关键看改不改,改了潜力就大的很。前提就是农村的土地,包括集体用地、宅基地能不能动起来,能不能在确权的基础上让它流动、让它交易、让它显示出自己的价值。”

刘世锦坦言,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有人提出宅基地买卖后农民的保障问题。刘世锦表示,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保障应当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但不能不让流动,不让交易。农民利益到底有多少你都不知道,谈何保护?”

针对近期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由此带来房地产投资的回升,以及部分正在去产能的行业回暖,刘世锦认为,房地产投资回升时间不会太久,以后还是会回调,因为基本面没有改变。

刘世锦同时指出,部分房价涨的特别厉害的中心城市,存在着两个负面因素:首先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大都市圈,住宅用地供应比重低助推了这部分中心城市的房价(大体上没有超过23%);另一个负面因素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泡沫,“有些地方的风险实际上已经比较高了。泡沫破了以后会产生很大的结构风险,当年日本就是这样。”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安邦咨询授权和讯网智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