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吴礼建:让乡规民约家训护航美丽乡村

[ 作者:吴礼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13 录入:19 ]

说起传统文化,人们似乎记得最清楚的是诗词歌赋书画,其实,作为蒙学读物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影响也很深远,并且更为普及,而乡规民约家训,在老百姓的家里,在遍及全国各地的乡村中,更具传统文化的大众性。当下在很多拥有乡规民约的地方,一股股移风易俗的暖流扑面而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成为大家的共识。(2月9日《人民日报》)

由于乡规民约家训,往往产生于最基层,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法律之外规范千家万户的道德准则。而且这是人们亲身体验利弊得失后自发订立的,所以其认同感发自内心,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与自觉遵守。可以说,乡规民约家训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传统道德规范,既赓续久远,又最接地气,能更好地“护航”美丽乡村。

让乡规民约家训“护航”美丽乡村,能更好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然乡规民约家训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又能够获得他们的认同感以及自觉遵守,从而会产生出极强的道德规范与约束力,那么自然就能最大化地避免“垃圾围村”、破坏生态,赌博成风,红白喜事铺张浪费,攀比虚荣心盛行等一些不良现象。因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呈现出和谐文明的一面,在美丽乡村的画卷中,让人们更好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体现出协调发展、绿色环保的思想理念。

让乡规民约家训“护航”美丽乡村,能助推建设美丽中国。早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因此可说,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其实就是在建设美丽中国。毕竟美丽乡村包括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内容,能够努力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步发展,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乡规民约家训“护航”美丽乡村,就是在助推建设美丽中国。

当然,要让乡规民约家训能更好地“护航”美丽乡村,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乡规民约家训本身也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尤其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更好地体现在今天的乡规民约家训之中,既要有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又能充分展现新时代所需要的全新道德规范与约束力。而且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也有提出,要发挥乡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所以,让最具普及性、最有实效性、也最接地气的乡规民约家训“护航”美丽乡村,既可以让我们农村呈现出和谐文明、绿色共享、生活富裕的一面,又能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传统文化能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打好基础。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贵阳文明网 2017-02-10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