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龚常:建强四支队伍 加快乡村振兴

[ 作者:龚常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3-09 录入:吴玲香 ]

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四川视察指导时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硬实力、软实力,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实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的推动。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分割,农村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导致乡村人才流失,最终也导致乡村荒芜衰败。如果不从源头上重视解决,将动摇党和国家的执政根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要建强四支队伍,大力提高农村基层人员待遇,营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好氛围,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要建强党委书记队伍,打造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党委书记虽然级别不高,权力不大,但在县域治理格局中却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能力素质、眼界胸径、理念方式如何对乡村振兴将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人有权有物。因此,要赋予乡镇更多的人权、事权、财权,保证乡镇党委书记能够集中执政资源实施好乡村振兴。

要建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打造乡村振兴的“主心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致富靠支部。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落实,一个行政村的产业发展、矛盾纠纷化解、各类关系的协调都要依靠村党组织书记。要坚持政治标准,扩大选人视野,通过社区农村双向任职、乡编村岗、村医村教任职、退休干部和乡贤返乡任职等渠道,把想干事、有本领、口碑好的能人选上来。

要建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打造乡村振兴的“主人翁”。实施乡村振兴,广大农民是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要提高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必须增强“主人翁”意识。要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健全教育培训、标准条件、生产经营、风险防控、社会福利、退养保障等一系列政策体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要建强选派干部队伍,打造乡村振兴的“动力源”。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中,各地向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农技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等。总体上看,这些干部学历层次高、接受新生事物快,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娘家”单位都有宝贵社会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要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培养、生活上照顾这些选派干部,对乡村振兴抓得好、工作成效显著的,列入后备干部队伍,予以优先提拔任用,干不好的召回诫勉。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党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