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黄跃耀: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改善需要重拳治污

[ 作者:黄跃耀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23 录入:王惠敏 ]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聚焦农村环境污染和“脏乱差”问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春节回乡期间,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群众期盼等,本人按照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对位于江苏海门西郊的一个一般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调查,当面访谈了10位村民,并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建议。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关于农村卫生环境。2011年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持续实施的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取得了实实在在效果,普遍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群众认可度高。农村的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得到了有效改善,群众的基本卫生需求得到了保障。

(二)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满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道路硬化,农民形容自己以前是“泥腿子”,一到下雨,进门出门一身泥,家里家外一滩泥,现在和城里一样了,到处都是水泥路,到哪儿都好走了;二是统筹城乡区域供水,以前群众喝的是用自来水管接的深井水,几个村合用一个水源,不安全、不干净,现在喝上了放心水,城乡无区别了。

(三)关于环境污染治理。群众对农村环境污染非常关心,对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作为特别关注。前些年,村子周边建了一些印染厂,部分企业直接往河沟里排污水,刺鼻烟味到处弥漫。不少群众向当地有关部门反应,但屡禁不止,群众怨言很多。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对环境保护更重视了,有关部门明察暗访增多,执法力度不断加强,群众满意度有所提升。

但同时,农民对以下几个方面还有一些期待:

(一)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汽车不断增多,农民觉得“人走的路好了、车子走的路越来越难”,希望进一步改善农村道路交通。

(二)不少农民将土地对外承包进行大棚种植,大棚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有的农药直接排入沟河,导致空气、河流、土壤污染非常严重,而且这种大棚种植几年后换其它土地,继续污染,希望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农业种植污染的治理。

(三)虽然周边印染企业污染严重,但不少老百姓在里边就业,如果关停对老百姓的收入会有影响。希望政府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管理、加强污染治理,另一方面也要多引进一些无污染绿色产业,为老百姓创造更多增收渠道。

二、情况分析及工作建议

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历来十分重视乡村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等要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江苏省委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科学的工作目标和推进方案,以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等为抓手,分类持续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海门作为苏中地区相对发达城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各项惠民举措落实,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这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当有新作为。中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要求、作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海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抓,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海门是著名的绣品之乡,本地有印染、织布、家纺等产业链,排污单位密集,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直接往河沟排放污水、向空中排放废气,部分企业虽建有环保设施,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为节约成本,只有在上级前来检查时运行设施,平时基本上只是摆设。同时,农民成片承包土地,种植大棚蔬菜瓜果比较普遍,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对土壤、空气危害大,部分残留物进入沟河,破坏了水质。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调结构、促转型意识,对于部分重污染企业该限要限、该罚要罚,着力引进知识技术含量高的绿色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持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当前,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在深入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不断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但地方人力、财力有限,城市环境整治改善往往是重点、焦点,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较易被忽视。地方党委政府必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对城乡环境保护要一视同仁,持续加大督查检查力度,加强污染治理的投入。要紧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四好农村路”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重要工作安排,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三)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机制。当前,农村环境污染还存在管得少、无人管的问题。近年来,虽然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但群众意见还是很多。农药等污染到底由谁来监管、怎么监管,如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密度,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密切合作。要结合此轮党政机关改革,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职能,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同时,进一步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高度重视群众的检举举报线索,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此外,对农村环境整治已经取得的成效,比如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等,要通过完善机制一以贯之落实好。

(四)着力推动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应。中央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一项系统整体的战略部署。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只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海门作为苏中相对发达地区,应当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强化系统思维,主动承担“探路”责任,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农家乐等富民产业,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升为触媒,推动社会资源不断流入乡村,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乡土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修复、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住建厅办公室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人民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