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余培发:深化改革促发展 建设幸福新嘉陵

[ 作者:余培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28 录入:吴玲香 ]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和中共南充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遵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分别就四川和南充的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安排部署。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南充市嘉陵区一定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科学选定发展路径,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激发发展活力,推进嘉陵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城乡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当前,嘉陵正处在全力攻坚、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产业层次偏低、财税质量偏低、开放程度偏低、土地指标不足、建设资金不够、城市功能不全等诸多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实现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使产业支撑明显增强、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明显优化、社会民生明显改善,建设产城互动城乡共融宜居宜业新嘉陵,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全区上下只有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始终围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扎实发展、争创一流”的工作主调,坚定不移地走好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坚定不移地抓好“四城两园一山”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产业发展高地”创建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才能为建设产城互动城乡共融宜居宜业新嘉陵打下坚实基础。

要在全区上下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工作走过场、贴标签、搞花架子,坚决反对调查研究跑马观花、不深入实际等不良行为,大力提倡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要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到干事创业上来,发扬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作风,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创优争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奋力推进嘉陵发展新跨越。

要科学制定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图。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科学制定全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施工图。把嘉陵的改革放在全国全省全市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组织开展对重大、长远、关键问题的研究,提出全区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在“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基本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形成明晰思路。通过系统研究和谋划,制定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做到全区改革“一盘棋”。

要精心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组合拳。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精心打好全面深化改革组合拳。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找准着力点。按照中、省、市的改革部署,注重各领域、各环节改革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切实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干部队伍、人才保障等改革有机衔接起来,做到环环相扣,发挥叠加效应。同时,要从改革试点中把握规律性。坚持试点先行、投石问路,摸清了规律,找准了方向,再逐步推开、大面积推广。

要广泛汇聚全面深化改革正能量。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充分考虑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对各种因素想深想透,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考虑到考虑细,以强有力的举措汇聚起深化改革的正能量。要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共识。坚持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嘉陵新一轮大改革大发展。要把凝聚改革共识的工作做深做实,让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是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定力。改革有困难是正常的,有阻力是必然的。关键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政治定力,认准改革的正确方向,找准改革的合适路径。要善于发现隐患,善于排查风险,善于从源头上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在依靠群众上更加自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切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理解改革、支持改革、配合改革的强大推动力。

要采取强有力措施规范经济活动秩序。坚持科学调度、统筹实施的原则,从最急迫和最需要出发,优先安排重大城市功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重大基础项目和脱贫攻坚项目。严格项目立项审批程序,严禁随意变更增加项目,严禁领导干部插手干预工程项目。针对项目招投标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要加强对代理机构和投标单位的制约,要求涉及项目管理的中层干部有计划地轮岗交流,严禁随意增加工程量,对确需增加工程量的由纪委等监督单位和相关单位业务单位共同审核把关。注重项目环节控制,抓好重大项目的质量管理、合同管理和现场管理。始终把收储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作为解困强区的重大战略。明确闲置低效用地认定办法,建立价格均衡机制,严禁领导干部在土地收储过程中乱表态、乱开口子,扰乱土地收储秩序,或者利用职权及职务上的影响力为自己亲属、他人谋取非法利益。为解决好嘉陵工业集中区内部分工业企业低效闲置用地的问题,要按照嘉陵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工业企业退出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建立工业企业合法有序的退出机制,逐步规范对工业用地的管理。

要千方百计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由区政府建设廉租性标准厂房供民营企业租用,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废旧厂房、多余闲置土地建设商业性民营企业辅导基地和特色创业园。同时要继续整治投资软环境,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朝令夕改”等现象出现,为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引导金融机构设计制订手续简便、操作简单、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金额相对较小的梯度信贷金融产品,满足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设立民营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强财政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采取资金贴息、税费缓减、项目补贴等多种优惠政策予以扶持,为民营企业发展“供氧输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社会发展商业型、互助型信用担保机构,支持行业投资机构与金融机构联合成立担保组织,支持社会团体、企业群体共同出资设立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贷款担保服务。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微型企业经营者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针对金融部门因担心民营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能力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诚信而“惜贷”、“惧贷”的顾虑,加强对民营企业投资人、管理者以及财务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对内提高小微企业的诚信意识,对外树立起小微企业的信用形象。要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对于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一律对民间投资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性障碍,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文化、医药健康等领域。采取实施股权出让、组建投资基金、推行业主招标、开展特许经营权转让、实行综合补偿等办法,畅通特定领域内民间投资进入渠道,不断拓展我区民营经济发展空间。

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草地、林地、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要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合理、有序的原则,由农民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及流转方式,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扣缴。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求,积极探索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借鉴广东南海、江苏昆山等沿海发达地区农地流转服务工业发展的改革经验,积极探索嘉陵农村土地流转与工业企业租地发展挂钩办法,切实解决嘉陵工业发展国有土地指标不足的问题。要从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完善农村基层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使广大农民群众能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对村干部工作实行民主监督,在村上重大事项的决定中有充分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切实推行村务民主管理。

总之,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牢固树立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要求,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合力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为建设产城互动城乡共融宜居宜业新嘉陵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

来源:第八届县乡干部论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