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红峰:让更多老年人有所学有所为

[ 作者:王红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1-22 录入:吴玲香 ]

——黄岩老年大讲堂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老年教育是针对老年人的教育,是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终生教育的后期阶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教育专家认为,人的一生可分四个年龄期,第一个年龄期为幼儿到青年(以学校学历教育为主);第二个年龄期为成年期(以职能教育为主);第三个年龄期是退休或低龄老年期(以老年教育为主);第四个年龄期为年老体衰逐渐依赖他人赡养护理照料(以自我休闲为主)。通过老年教育,让老年人能正确调节心理、生理活动,从而推迟和延缓进入第四个年龄期。截至2015年底,黄岩区共有老年人126887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20.8%。黄岩区在办好老年大学、老年电视大学的同时,创设了黄岩老年大讲堂,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一、黄岩老年大讲堂的实践

(一)坚持以服务老年人为导向,打造宣教工作新平台

“三贴近”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新时期加强老年教育的关键环节,只有贴近基层、贴近老年人的内容才能让老年人“零距离”感受先进文化理念和精神文化产品。因此,在黄岩老年大讲堂办学宗旨上,坚持“老年人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即老年人需要什么知识,我们就开设什么样的讲座),如我们针对老年人安全用药的需求,邀请黄岩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王慧群作“安全用药,健康生活”专题讲座,针对老年人安全用电的需求,邀请黄岩区供电局顾一民作“安全用电基础知识”专题讲座,针对老年消费者容易掉入保健品推销陷阱的情况,邀请黄岩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卢云张主任作“天上无馅饼、地上有陷阱”讲座,受到老年人的热烈欢迎。在内容选择上紧扣老年人关注的热点,开设了形势政策、健康养生、安全用药、安全用电、孙辈教育、消防知识、历史文化、法律知识、艺术鉴赏、金融理财、老年心理咨询、常见诈骗手段防范、文体活动等课程。如在2012329日举办的黄岩老年大讲堂上,开设了“居住环境如何消除火灾隐患”专题讲座,黄岩消防大队参谋关益达还手把手教会老年人使用灭火器的正确方法及家庭火灾隐患的排查,同时,还成立了100多位老年人组成的夕阳红消防巡逻队进村入户开展防火知识宣传,从而使消防知识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师资选拔上,主要依靠老年群众中的宣传文化人才(如北洋镇联群村的潘深河老人既当老年电大学员,又当联群村老年讲堂老师),同时,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文化人才的作用,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面向全区选聘了10多位专家为老年大讲堂特聘教师,组建了黄岩老年大讲堂讲师团,并以定期印发讲师团信息的形式,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宣讲和服务信息。为了确保教学内容和师资力量的常备常新,我们还建立了课题的定期更新和师资力量的培训机制。

(二)坚持“三创新”原则,构建自主运行新机制

黄岩老年大讲堂之所以有生机活力,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把握方向、因地制宜、抓弱固强、激发内力、增强合力的原则,通过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充分发挥了党委政府、老年群体、老龄组织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有效地培育起了老年大讲堂的内生运行动力。一是发挥党委政府的引领作用,为了推动老年大讲堂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区、乡镇街道二级都建立了老年大讲堂协调小组,健全了老龄工委总牵头、有关部门既分工又协作的老年大讲堂运行机制,确保党委政府对老年大讲堂的有效领导。二是发挥基层老龄组织的作用,把老年大讲堂建设作为基层老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区对乡镇街道老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三是发挥老年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构建基层老年教育的新平台,拓展和延伸了老年电大、老年大学的学习内容。在办好黄岩老年大讲堂的同时,指导有条件的社区、村居积极开办老年课堂,有效激发了老年群众参与学习的热情。四是发挥有关部门的合力作用。通过与黄岩消防大队、黄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黄岩司法局、黄岩供电局等部门合办老年大讲堂等形式,既为创办老年大讲堂提供了必要的财力、人力支持,同时也收到了三赢(即老龄工委、相关部门、老年群众)的效果。

(三)坚持“零距离”原则,培育老年自我教育新载体

老年教育应以自发教育为主,方式上应遵循党委政府组织引导、老年人自愿参加有机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取得真正实效。我们把社会化的学习组织方式作为老年大讲堂的努力方向,在总结群众性老年学习文化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重点扶持和培育了一批如社区快乐班、网上老年学校、潘深河讲堂、老年书屋、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农民学习会馆等老年大讲堂活动载体,充分发挥这些老年人自发学习教育活动的内在活力,积极予以引导和提升,推动老年人学习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抓好基层创建工作的同时,我们全力办好黄岩老年大讲堂,定期组织黄岩老年大讲堂专题讲座活动。通过邀请黄岩本地专家学者开设讲座的形式,以黄岩本土的语言和老年群众熟悉的方式,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最新的科技普及化,高雅的艺术群众化,从而为老年群众提供学习新理论、知晓新政策、接受新知识、开拓新视野的重要平台。同时,我们还建立了黄岩老年大讲堂专题讲座预告制度,利用黄岩老龄网、短信平台、海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老年群众发布专题讲座活动内容、主讲人简介等信息,为老年人参与活动创造条件。此外,还进行黄岩老年大讲堂形象设计(“让书香与橘香同飘香”)、制作可供收藏的精美入场券、开展黄岩老年大讲堂读书奖抽奖以及台上台下互动等方式,激发老年人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创建黄岩老年大讲堂的几点启示

(一)黄岩老年大讲堂的成功实践,在于找准老年教育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位置与作用。首先,要做好“融入”的文章。围绕中心、融入大局是老年教育工作的生命所系、价值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老年教育工作树立“融入”意识和“服务”意识,找准老年教育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定位,找准老年教育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合点、切入口,主动融入,超前谋划,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良性互动。如果老年教育工作离开了中心,偏离了大局,就教育抓教育,必然陷于虚无和空乏之中,不仅无用,而且无效,更会添乱。因此,增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活力和动力,关键是要在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主动站位,找准定位,全力服务。如清明节前夕,我们主动与黄岩消防大队联系,配合区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森林消防这个中心工作,及时举办黄岩老年大讲堂消防知识专题讲座,并成立了夕阳红消防巡逻队,这次活动既得到了区领导的肯定,新华网、新民网、中国消防在线等20多家新闻媒体也作了专题报道。其次要做好“协调”的文章。就是要跳出老年教育工作“自拉自唱”的传统习惯,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善于整合、协调、组织各方面、各层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重视老年教育、支持老年教育、关注老年教育、参与老年教育的“大合唱”。要建立由区老龄工委牵头,各级老龄组织、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和各司其职的共管机制;要尊重老年人的创造精神,努力探索调动社区、村居老年人协会会员参与老年教育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形成老年教育工作社会化的态势。

(二)黄岩老年大讲堂的成功实践,在于紧紧围绕提升老年人素质这一根本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国人民就包括占全国总人口15.5%的老年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创建黄岩老年大讲堂,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老年人,坚定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利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保证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方向。人的素质大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三方面。通过创建黄岩老年大讲堂,既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给老年人带来身心的愉悦和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提高,又能促使老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进而达到“老有所为”。

(三)黄岩老年大讲堂的成功实践,在于始终坚持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坚持老年人的主体地位,是老年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推进老年教育工作创新的根本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大力推进精神文化产品面向基层、面向老年人,是坚持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黄岩老年大讲堂以“紧扣老年人关注,贴近老年人需求”为学习原则,紧扣老年人关注的选题如形势政策、健康养生、安全用药、安全用电、孙辈教育、历史文化、法律知识、消防知识、艺术鉴赏、金融理财、文体活动等内容,依靠老年人中的宣传文化人才,并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文化人才的作用,组建黄岩老年大讲堂讲师团,为老年人提供宣讲和文体辅导服务,体现了老年教育工作以老年人为本的要求。如我们支持潘深河老人创办潘深河讲堂,使潘深河讲堂成为北洋镇联群村老年人的精神乐园。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老龄委副主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