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魏益民:中国食品产业面临的四大挑战

[ 作者:魏益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02 录入:12 ]

来自《食品工业发展报告(2014)》的信息显示,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932.93亿元,同比增长8.0%,增幅比2013年下降了5.1%,但高出全国工业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此外,2014年食品工业实现了占比全国工业10.0%的主营业务收入,而多数人熟悉和关注的汽车制造业的占比为6.1%,计算机、信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为7.7%。食品工业创造了占比全国工业11.7%的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占全国工业的19.1%。

可见,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食品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最大的支柱产业、税收和利润较高的产业,甚至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

中国食品工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如此,根据《食品工业发展报告(2014)》提供的信息,作者认为中国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以下挑战:

第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食品格局深度调整。全球大型食品企业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高效益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全球跨国食品集团通过资本重组,利用专利技术战略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新产品开发和质量安全保障取得了市场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竞争优势。

第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特别是在3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对食品工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带来明显的影响,且短时间还不易完全消除。由于中国食品制造业“多、小、分散”等特点,其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偏低、能源损耗和投入偏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是食品工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

第三,产业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调整。由于我国食品工业“多、小、分散”等特点,产业领域单一,产业链不长,加工梯度不够,综合利用或转化效率偏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例如,在规模以上企业中,84.6%的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行业的46.0%,利润总额占比37.1%,上缴税金占比16.8%。

第四,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生存压力增大。中国的食品科学与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本世纪初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升。但其发展速度、发展模式、技术转移的能力,以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水平,还不能适应中国规模庞大、水平不一、技术和装备落后的食品产业。目前,限制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短板表现在企业研发人才、技术转移能力、可工程化成果不足等方面,智能化技术开发和应用还没有引起学术界、产业界的重视。

产业升级应该怎么做?

第一,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能力。从事产业理论研究的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的经济学家David K.Levine认为,产业链(网络)是指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所有行业或社会单元(角色、环节)及组成顺序。通过分析国际跨国食品集团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具有链式布局、上下延伸、瞄准末端、整体收益等特点。

第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消费需求。食品质量与安全和食品价格一样,是消费者选购食品的首要前提条件之一,是食品市场重要、可发挥持续影响力、且可被消费者记忆的食品特性,是食品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食品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稳定和提升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是民族食品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效益源泉。

作者团队对拉面消费者食用不同质量面粉制作拉面的一项餐馆现场实验性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说明,多数消费可区分出质量有明显差异面粉制作的拉面,即便是使用了同样的制作工艺和配料。

这一结果还警告行业部分从业者,配料质量不是消费者需求的全部,而通过添加剂来代替天然原料的做法,不会受多数消费者欢迎。

第三,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设备提升是食品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整个制造业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今天,食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技术示范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第四、重视模式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模式创新是当今产业创新又一重要方面。食品制造业的模式创新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的重要内容或举措,包括营销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利用模式创新等。

然而,由于中国食品工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要实现食品制造业的智能化,必须首先要完成食品制造业的自动化。如能充分利用中国比较先进和优越的信息技术,到本世纪中期前,有可能实现食品制造业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力增大,食品刚性需求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质量和安全有保障的食品需求还会继续增长,适销对路的产品还会创造较高的利润,实施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还会强化,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还会进一步提升。

部分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兼并重组、相互参股,行业集中度和产业规模增加,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可跨入国内顶级企业群体,或跻身国际顶级企业群体。

可以预料,到本世纪中期前,这些企业完全可能实现向食品制造业智能化时代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瞭望智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