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各地农机化装备结构、发展总量、技术含量、作业水平等均有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发展,乡村农机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据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资金投入,服务领域、管理机制等四大因素已成为制约各地现代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瓶颈”。
土地流转难度大。绝大部分地区农机合作社在流转土地时,不是成片地流转,在流转的土地中有部分插花田。这样,既不利于规划种植和品种布局,更不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作业。
资金量投入不足。农机合作社成立后,不但流转稻田需要大批资金,还要面临着很多基本建设,如农业机械的添置、农田改造、机耕道修建、机车库棚修建等等,还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才能完成。
服务领域不宽广。目前,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作业项目单一,从事机耕、机插、机收作业的多,其它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有的农机合作社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小打小闹还可以,根本没有能力去扩大服务范围,拓展作业市场;还有的农机合作社没有经营特色和生产优势,存在着与农机散户争抢作业区,打价格战,造成作业市场混乱,服务领域不宽广。
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机合作社在实际操作中,因管理机制不健全,执行制度不严格,制度挂在墙上,但形同虚设;有的合作社各自为政,自主经营;还有的合作社根本没有财务账目,也不搞成本核算,就是连作业记录也没有,更谈不上盈余分配。另一方面,有的农机合作社基本上是由农机大户或种粮大户联合组建起来的,无论专业知识还是个人素质都存在很大欠缺。总而言之,人才短缺和社员素质不高的问题,已成为农机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管理中的瓶颈。
作者单位:汝城县农机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