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党中央就是要带领大家一心一意脱贫致富,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芝麻开花节节高。请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兴县宋家沟新村调研扶贫工作时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向广大群众发出号召,希望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与党齐心协力共同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事业持续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规划的蓝图、制定的战略、出台的政策无不透露着浓厚的民本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正是在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脱贫攻坚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忙碌在脱贫一线的身影随处可见。
然而,脱贫并不仅仅只是党员干部的事,其根本的落脚点还在于群众。从各地脱贫攻坚反映的问题上看,一些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贫困户甚至患上了重度“依赖症”,更有甚者“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说到底还是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只重“输血”,不重“造血”,严重脱离群众“单打独斗”造成的。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在帮扶过程中,结对帮扶人员利用节假日进行物资慰问固然是必须的,但想要让困难群众从根子上脱离困难,激发群众的脱贫动力是重中之重。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宋家沟新村发表的重要讲话即表明了这样一个道路。
激发群众内生脱贫动力,重点在于树立牢固的群众工作路线。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也是推动历史向前的伟大力量。实现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顺利脱贫,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要注重聆听来自群众的心声,准确掌握精准扶贫的各项要领,沉下身心去了解老百姓的真困难,俯下身子去掌握老百姓的真需求,以百姓心为心,画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心圆”。
激发群众内生脱贫动力,难点在于真扶贫、扶真贫。倘若帮扶政策不真实、不到位、缺乏可操作性,群众就容易产生“扶贫是儿戏”的思想,进而也就对党和政府的扶贫号召“不感冒”。在具体的扶贫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找准切入点,强化问题导向,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靶向施策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切实做到让每一个扶贫动作都有力量、有质量、有“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实际成效。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在全面小康的实现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更加重视群众自身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引导鼓励他们与党一起干,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万众一心凝聚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