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见到一位在乡村从教的同学,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现在,随着民办学校的兴起,加上许多乡村人员进城打工,农村学校的在校生越来越少。许多原来有二三百学生的学校,现在只有几十个、十几个,甚至几个学生。
他们乡有一所农村小学,今年春节后开学,只剩下一个学生,叫自强,读小学三年级。这名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学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看着同班的学生进城或者去了民办学校,走了一批又一批,这名学生也想去镇上的民办学校。但是,自强的父母在外不愿意出钱,爷爷奶奶两位老人也没的什么收入,始终不同意他去读民办学校。
学校老师去给爷爷奶奶做工作,动员他们转到五里外的另一所农村小学,二位老人也不同意,说年纪太大,不方便接送。
这样,其它学生都是走了,学校只有自强一名学生。
乡教育办公室按照的规定,只要有学生,学校就要配备教师,正常开课。将其他老师调走后,为这所学校留下了村里的两名老师。
起初,两位教师按照正常的教学安排为自强开课,两个老师分担所有的课程,每人为学生上半天课。
后来,两位老师考虑,只有一个学生,也过不了集体生活,自强的爷爷奶奶不能带孩子去五里外的另一所农村小学,干脆他们骑电动自行车将孩子每天送到那里,然后再接回来。期间,让自强和那所小学生的学生一起上课,活动。
开始,还由自强爷爷每天将他送到学校,交给两位老师,然后带到另一所学校。后来,直接由一位老师直接从自强家里接走,送到另一所学校,放学后再用电动车送回家。
这样,两位老师也不用上课,只要每天接送自强去上下学就行了。两位老师和一名学生的学校,就这样持续了一个学期。不知道马上开学,会怎样安排。
听完这个事情,笔者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到对农村小学校撤点并校的反思::
文章说:十年前,一场农村小学撤并的教育运动开始了,好多省市撤并生源减少的农村小学,把学生集中在乡镇中心小学。当时来看这种办学方式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学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展了农村的教育。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乘车安全存在隐患等难以解决的问题。
文章指出:撤并村小学的利有:
1、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
2、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项发展。 。
3、有利于教育教学的管理。
4、有利于教师集中精力投入教学。
撤并村小学的弊:
1、学生负担增加。
2、家长负担增加。
3、增加了社会的责任。
文章最后指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清醒认识到: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稳步推进,本着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发挥积极因素,消除负面影响。使之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伟业。
几年前,有关部门已经叫停了撤点并校。但是,乡村学校生源的减少,让农村学校慢慢的消失成为一个趋势。美丽的校舍建好了,学生却没有了!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乡村老师为中国乡村教育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们一定要重视农村教育,关注乡村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发展问题。乡村教育的现实是贫穷的,但其内容又是鲜活的。如何有效的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让广大坚守在农村的老师们物质上得到补偿,精神上得到抚慰,这是当下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乡村教育的路在何方?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小桔灯)2017-08-22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