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是坚中之坚、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下一番苦功夫、脱一层皮。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在村上安营扎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在面上织布,又在点上绣花。与贫困户一块苦、一起痛、一同干,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贫工作。
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扶贫干部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反观脱贫攻坚,有成绩也有不足。诸如,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一些负面现象浮出水面。这些负面现象的产生,是不是与一些地方、一些干部简单的扶贫方法有关呢?简单的给钱、给物、给牛羊,大包大揽,包办代替。扶贫干部猴急猴急要政绩、急于求成,贫困户则“捡的娃儿用脚踢”,不懂珍惜,不想自救,反倒助长依赖思想。这与中央扶贫宗旨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扶贫工作要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让贫困户深切感受到,在摆脱深度贫困中照样有出彩的机会,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方能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消除陈规陋习的无形羁绊,扶贫干部一定要做个有情人。深度贫困地区的形成,有其历史人文原因,也有其自然地理原因,不是一代两代人形成的,已经形成了风俗。比如,有病不就医靠信教、搞法事,婚丧嫁娶讲排场、搞攀比,一婚十年穷等等。风俗一经形成,就有其顽固性和反复性,对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是一道无形羁绊,扶贫干部必须正面以对,迎难而上。
推动移风易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态度也要有温度,不能铁口直断、搞一刀切。一是就风俗本身而言,让合理的地方露出来,大家共同遵守;二是对村级领导班子而言,在讨论制定村规民约时,要把风俗中不合理的地方坚决排除在外;三是就村级领导班子成员而言,首先做到独善其身,再谋求潜移默化,风俗中不合理的坚决带头不做;四是对全体村民而言,大张旗鼓地提倡遵守规则,反对陋习。移风易俗,让贫困户从旧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就要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培育贫困户内生动力,挖掘扶贫干部工作潜力,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强化“四个意识”,集中力量攻坚,万众一心克难,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人。而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贫工作乃是关键中的关键,重点中的重点。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