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摒弃“邀功”心态 走实基层调研

[ 作者:孙怡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0 录入:吴玲香 ]

“有一种调研叫‘搭台唱戏’,事先打好招呼,然后按照约定的路线图,几点几分到哪里,参观什么、听谁介绍、停留多长时间,几点几分离开,前往下一个地方,听谁介绍,都有完备‘脚本’。”西部某县的一位基层干部表示,这种调研,看到的往往都是一片莺歌燕舞。(12月17日 《人民日报》)

调研,是调查研究的简称,尤其是在问计于民、知政失等过程中,这是屡屡用到的方法。在调研过程中,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真实、客观的调查数据,才有对问题的掌握,进而才能通过科学的研究,做出正确的决策。换句话说,调的目的是在掌握真实情况,调是研的前提。

然而,调研演变成了有“脚本”的剧本,一切被精确安排好,所谓的“民”不过是演员,所谓的“草野”也不过是舞台而已,这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计于民”“知政失”。基层政府或单位如此费尽心思地对调研“搭台唱戏”,其背后的冲动在于,向上级展示其政绩。出现这样的冲动,其实并非不能理解,但是,如果把这种冲动凌驾于调研的本原目的上,这就是“形式主义”的作风问题。

“脚本”是基层的遮羞布,遮住了工作中的不足,遮住了不好看的一面,同时,也遮住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基层这种“报喜不报忧”的“脚本”心态,才让调研的形式主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调研中的“脚本”就如同拍戏中的剧本,导演是基层的领导们,主演是下来调研的领导们,而一大批基层干部和老百姓则成为了群众演员,在事先预排好的剧本中,上级领导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而基层的领导们也展示了最想展示的东西,基层的干部们也如释重负,自己的辛苦准备总算没有白费功夫。

打破预设“脚本”式套路,就要摒弃“邀功”心态,树立问题意识,不怕暴露问题,亦不上纲上线,实事求是地分析,共同研究思考解决问题;更需倡导严实作风,将日常工作做实做细,克服“点好面差”的困局;也需树立自主调研的意识,轻车简从、走村串户,多随机看看。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兴仁乡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