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精心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把工作往实处做向深里走,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平台。(5月16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因此,如何帮助贫困老乡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安排机关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村,长期以来一直是推动扶贫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抓手。实践证明,选派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的具体行动,是下移扶贫重心,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是抓关键解难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因此,驻村帮扶干部,要增强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实实在在地履好职尽好责,重点在“两个务必”上下好功夫。
驻村帮扶干部务必在“用心用情用力”下功夫。“用心”不言而喻就是要用心去做驻村帮扶工作。毋庸讳言,驻村帮扶的确是一项比较复杂难做的工作,堪称集“三农”工作各种棘手难题于一身。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个人认为,正确应对驻村帮扶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要以健康的心态,积极的姿态去引导事态的良性发展,并做到“热心、诚心、真心、耐心、细心”等五心齐用。用情”就是要带着感情去做驻村帮扶工作,一定要注重与帮扶村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要通过热络互动与他们建立融洽关系乃至深厚感情,这样才有利于开展工作。“用力”就是要下功夫去做,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功到自然成。
驻村帮扶干部务必在“落细落小落实”下功夫。事实上,“落细落小落实”的核心和关键其实就是一个“实”字。驻村帮扶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都必须认真抓落实。注重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研真正弄清楚搞明白帮扶村的致贫原因究竟是什么、增收潜力究竟在哪里,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解决好哪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注重科学确定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因人、因户施策,因村、因地制宜原则,具体针对帮扶对象的“困”与“短”有的放矢制定相应的“解困补短”方案。同时,还要注重围绕帮扶对象的“愿”与“长”扬长避短地选择实施他们“愿干擅干”的增收项目。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新桥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