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运用新思维发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作者:山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20 录入:吴玲香 ]

一提起农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没有竞争力的弱势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务农。然而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农业大省江西采访发现,人们印象中老土的农业领域正兴起越来越多的融合、跨区、互联网等新思维。它们的出现,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动能,有力助推了乡村产业振兴。(新华网 7月19日)

江西等地运用融合、跨区、互联网等新思维,为发展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动能,有力助推了乡村产业振兴。

农业产业发展瓶颈性问题急需破解。虽然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展起来了一批农业产业基地,不仅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而且因受资金投入的影响,导致与二三产业融合不深,内容单一,一些农家乐成为了麻将馆,失去了对城镇群众的吸引力,失去了循环投入的资金支撑。产业要做大做强,就要破除规划与资金投入的瓶颈。

借鉴江西经验,增强产业发展的吸引力。江西运用融合、跨区、互联网等新思维,不断赋予产业新的发展内涵,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增强了对游人的吸引力,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资金投入的动力。如樟树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爱农湖等主题生态乐园,开发了采摘园、植物迷宫、丛林秘境、花花世界、农艺创意园、荷兰风车等项目,注入艺术、时尚、旅游等元素,融入了“闲、养、乐、学”等多种功能,不仅可以生产绿色生态的农产品,还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观光旅游产品。同时引进跨区农业发展企业,在引进新品种,发展壮大本地传统农副产品,在跟踪管理中实现源头查寻,在线上线下销售中培育生态绿色特有品牌,带动群众增收。

运用新思维,发展现代农业,要顺势而为。目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改革等的有效推进,不仅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也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为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基层组织要按照乡村振兴的“20字”方略,强力推进“五个振兴”,综合施策,在完善产业发展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与环境综合治理、绿化美化有机结合起来,扭住产业发展这个核心,注入艺术、时尚、旅游等元素;又要在农业招商中引进跨区企业,培育发展名优品牌,强化互联网思维,培育地方特色的电商店,在线上线下中扩大品牌影响,不断增强农业旅游的吸引力和群众发展的内力,从而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持久发展的动力,把农业培育为群众羡慕的职业。

(作者单位:盐亭县委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