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要精准扶贫更要精准整治扶贫领域腐败

[ 作者:田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8-31 录入:吴玲香 ]

近日,某记者从中央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53万个,处理6.15万人。

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的治理是与总书记提出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统一的。我们在肯定扶贫成绩的同时,心中也要打个问号。十八大以来,可以说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极大进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减少,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贫困县数量历史上首次减少……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役,那么如今每天都在发生的脱贫故事,就是吹响通往最终胜利的冲刺号角。

然而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扶贫领域腐败与作风问题多发,仅2018年上半年就查处问题4.53万个,处理6.15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万人,组织处理3万人(部分人员既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又受到组织处理),移送司法机关0.13万人。扶贫脱贫作为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从上到下、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更是每一名党员干部职责所在,是一项为百姓谋福利的千秋大业。中央对于“扶贫腐败”三令五申,但是仍然有这么多问题。所以要特别的重视和治理“扶贫腐败”问题,在于这类腐败较之其他而言,性质更为恶劣,后果更为严重。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其危害之深、影响之恶劣,实难容忍,定当利剑高悬、重拳出击。

专项监督与常规监督相结合。除了平时纪委的常规检查外,还要紧盯扶贫领域的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哪里项目多、资金密,监督就跟到哪里,用审计、专项检查的形式及时跟进监督。

在加强监督的基础上,更需坚持“零容忍”,认真落实问责,对扶贫腐败问题一经发现,必须追查到底、精准问责、严惩不贷。特别是对扶贫开发领域发生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滋长蔓延的部门和单位要实行“一案双查”,对扶贫开发中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通过内部通报、曝光等方式,加强震慑和警示教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精准扶贫工作要精准监督,精准管理,把精准监督与管理的工作精准到基层干部工作的实际困难上,贫困户的实际需求上。这样才能使精准扶贫工作攻坚克难,取得胜利。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人民法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