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农村迎来了新的时代。
农民的就业机会多了,更多的农民能走出家门。
新事物的衍生必然会伴随着老事物的衰退。
以下曾是无数农村人从事几十年的营生,现在已经相继退出了社会大舞台成为了历史。
现在正值麦收的季节,首先想到就是麦客。
麦客是收麦还没机械化时农民养家糊口的营生,到了六月份他们就如候鸟迁徙般,从南到北挨个村庄进行割麦。
麦客从早割到晚对腰是种考验,前几年麦客一天的劳务费也有100~200 人民币不等,根据麦客的割麦水平来定,一个割麦好把式,一只手割一只手挽着,一下能挽一垛(一大捆,能直接装车)。
麦子收完就要运送到场里,再早十几年的农村,那时候小型机械还未普及,基本靠牛车运麦子。那么问题就来了牲口必然就会排泄物,那农村道路岂不是很脏。
不用担心,有了捡粪工,最初捡的粪都会添补给公社做肥料。应该每个农村家庭都会有任务,所以会有小孩、妇女会在街上捡粪。
后来开始有了化肥,很多人也不愿意去捡粪了,只有些年纪大的老汉骑着二八自行车携着篮子满村捡大粪。
到现在农村集市上还有卖布的,以前农村都是穿自己做的衣服,当时也出现了大量农村的裁缝,起初裁缝用的缝纫机都是人力脚踏的,农村小孩都觉得很好玩会去踏着玩。
以前农村每个家庭都会有个猪栏,用来养猪,还有种职业就是给猪阉割的,很多人只知道这个职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原因是,阉割后猪会长的肥长的快,再就是为了防止猪发情,猪发情可了不得,上蹿下跳很是闹腾。
说到养家禽肯定还有鸡、鸭、鹅,以前农村会有走街窜巷卖小鸡小鸭的,嘴里喊,小鸡了(liao)~,卖小鸭了。
养了这些家禽家畜的毛还能卖钱,农村也有收的各种毛的,喊,鹅毛 鸭子毛 头发辫子,传言头发可以制作酱油。
结 述:农业机械化,农村城镇化把农村带向了新时代,农村历史舞台上的老营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记住那个时代的农村。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老农讲三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