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以来,山东在着力清理规范各类证照,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取消无谓证明、盖章环节和繁琐手续,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完善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数据共享,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新华网 7月28日)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大便利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加紧了与普通百姓的关系。互联网+医疗,可以让老百姓在家就能预约挂号看病;互联网+银行,足不出户就能随意进行水电缴费。山东省近日大力推行的“互联网+政务”,旨在用更“接地气”的新方式来使得政务服务更人性化及便利,实是跟紧了群众的步伐。那“互联网+政务”的模式为何又如此备受青睐呢?
其一是,“互联网+政务”是服务群众的新平台。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即时传送政府政策、倾听百姓提议,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及时筛选有利于政策实行的提议,“互联网+政务”为官员和百姓提供了一个和谐讨论的舞台;其二是,“互联网+政务”能极有效提高办事效率。“互联网+政务”省去了跑路排队的麻烦,一根网线,即时的在线沟通,第一时间获取民意,政府和百姓双方就能将矛盾问题妥善解决,这能吸引更多的群众热心参与到政务建设中来,反过来也能提高政务的办事效率;其三是,“互联网+政务”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互联网“围观”效应的力量小觑,任何小动作都会被人们“扒”出来。所以“互联网+政务”的模式,能够让政府的权力自觉地接受群众的监督,这也能让群众增加对政府政策的信服力。
互联网所引领的种种革命及变化,不应该只发生在生活其他方面的服务中,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不能闭目塞听,而应该走网上群众路线,而不是形同虚设的“僵尸”服务。积极地倾听民意,提高办事效率,妥善地解决矛盾官民争议矛盾,让更多的群众自觉地参与到“互联网+政务”的平台中来,政府部门也要坚守舆论的底线,将“互联网+政务”的新模式做成中国政务公开的“新窗口”,以此紧密联系群众,共同净化和建设互联网政务的新世界。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擂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