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针对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云南省实施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截至目前已有111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现今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只剩下不到5年时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各地都制定了系列措施,出实招,下硬功。比如,有的地方实行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钩联户、干部结对联户、建卡经常联户“四联户”工作机制;有的地方派出大批机关干部进驻贫困村,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云南今年就按照“抽强人,强抽人”的思路,全省派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近4万人,覆盖了全省4277个贫困村。
放眼全国,在肯定脱贫攻坚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云南驻村帮扶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存在。有的怀抱“镀金”思想,把扶贫一线当作“更上一层楼”的跳板,有“彩”可出时就露个脸,无“金”可贴时就玩“躲猫猫”;有的不想当“村里人”,报个到、点个卯、签个名,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有的心中无数、手上没招,说的是外行话,做的是外行事,貌似在岗又在职,实则如同“聋子的耳朵——摆设”;更有甚者,不仅不干事,干不成事,还给当地添负担,虽属少数,危害也不容小觑。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举国上下一盘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更需要一支“政治素质高、工作态度正、帮扶能力强”的驻村帮扶干部队伍,主要发挥自身在知识、资源、信息等方面优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了解,精准“把脉”,找出贫穷的“病根”,积极为贫困群众出主意、理思路、找项目,着力解决缺少资金、技术、人才等难题,切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落到实处。
脱贫攻坚容不得干部“走读”和“挂名”。此次云南对1117名滥竽充数的驻村干部说“不”,就充分彰显出了该省倒逼干部精准扶贫的良苦用心与坚定决心。“扶贫不力,就地召回”,视情分别采取正常调整、组织培训、批评教育、书面检查、诫勉谈话、免职撤换等处理措施,保证了“召回”的公正性,也有利于提高扶贫实效,值得学习借鉴!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倒计时”,扶贫工作也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要确保打赢这场“攻坚战”,驻村扶贫干部就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的指示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己任,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找准“金点子”,开准“药方子”;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创造性开展工作,授之于鱼更授之于渔,“输血”更“造血”,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扎实推动精准扶贫各项任务落实。
作者单位:昆明市盘龙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