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配强村级领导班子,为脱贫攻坚添砖加瓦

[ 作者:闻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2 录入:7 ]

“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响亮提出向贫困发起总攻,打赢脱贫攻坚战。(新华网   2016年10月10日)

村级班子是农村人才中最关键的部分,村级班子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如何,决定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因此,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必须规范村级班子建设,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农村的各项事业中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缺乏优秀领导干部这一现实问题,那么解决缺人才这个问题就需要优秀的“第一书记”来完成。

前有焦裕禄、孔繁森,后有沈浩,这些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在群众心中都是影响深远的好干部,他们的优秀事迹感动着全国人民。尤其是当今的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一个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基层干部,一个视村民为亲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的支部书记,一个为改变乡村面貌呕心沥血英年早逝的普通党员,一个舍小家顾大家,带头奋斗在一线可歌可泣的好模范。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至今都在党员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更要将学习落到实处,彻底打好脱贫攻坚战。

作为“第一书记”在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和贫困群众一起苦干实干,真正沉下来、融进去,不辱使命、多作贡献;领导干部更要带好头,工作重心下沉,吃透情况,盯紧重点难点问题;要加强扶贫干部的学习和培训,准确掌握相关扶贫政策、任务要求等。

作为“第一书记”要在做好常规性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创新思路,勇挑重担,真正将乡、村重点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将群众最亟须解决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按照扶贫工作要求,努力争跑资金,用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指数。

因为通过这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让我们认识到为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所以在反腐过后,一定要让党员干部们认识到牢记“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群众的力量成为支持我们事业的坚强后盾。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