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使农村牧区的危房、道路、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因工程多、投资大、时间紧,计划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某旗一个村的危房改造工程拖欠工人工资、多次停工、迟迟未竣工,致使46户群众不能如期住进新房,13户农民寄住邻居家,部分群众无奈搬进毛坯房里受冻。(12月2日 人民网)
民生工程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值得点赞。但是有的民生工程却在实施的过程中让梦想成为了永远的梦想,只能挂在纸上的民生工程,不仅仅不能让群众得实惠,还会成为民怨工程,让群众本该受益的民生工程变成受难的民生工程,实在是好心办坏事。
正如人民网的这篇报道,原本危房改造工程是好事,但是“某旗一个村的危房改造工程拖欠工人工资、多次停工、迟迟未竣工,致使46户群众不能如期住进新房,13户农民寄住邻居家,部分群众无奈搬进毛坯房里受冻。”这样的结果让群众如何能够接受,如何能够高兴得起来。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困难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改善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安居的梦想变成寄住、受冻,这何尝不是相关部门责任上的缺失,落实上的不力,才会让群众遭受这样的苦。
民生工程不是面子工程也不是政绩工程,而是一件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但是在无数的纸上谈兵以后,这些工程带来的是劳民伤财,是群众的怨声载道,是相关部门的不作为,让干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让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降低公信力,言出必行的责任担当更是毫无踪影。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群众都还在受冻还没有自己的家,党员干部岂能食得下咽,坐得住,唯有解决好群众面临的问题,让他们能够满意地住进自己的房子,才能让民生工作走出纸上工程的困境。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一环路东段139号6号楼302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