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微博网友称在浏览陕西渭南市合阳县政府官方网站时发现,该县副县长任岗志16岁时即参加工作。网友就此提出质疑:身为副县长,以初中毕业的身份参加工作,是不是履历造假?(人民网 1月5日)
乍然一听,16岁参加工作的确是“嫩”了些,不太符合常规,于是乎,有吃瓜群众提出了质疑:这背后是否有猫腻?
看看相关部门的解释:1月3日,合阳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北京时间”(微信号:btime007)证实,所谓该县副县长16岁参加工作一事,实为其当年前往部队的参军时间,“参军时间即为参加工作时间”。
笔者特意百度了一下,2004年颁布的《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第七条的确有这样的规定:义务兵从兵役机关批准入伍之日起至部队批准退出现役止,为服现役的军龄,满十个月的,按周年计算。退伍后新分配参加工作的,其军龄和待分配的时间应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此看来,这位副县长参加工作时间从参加的16岁算起,是没有啥可质疑的。
当然,近年来,年轻干部的选用提拔,历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屡屡引发争议。每次只要涉及年轻干部的提拔必然引发大猜想,是不是有背景,有黑幕,是不是靠人情,走关系。对这位副县长“嫩”的质疑,同样也是聚集在是否履历造假,是否太年轻了些。
其实,年轻干部破格提拔的案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最年轻的市长、最年轻的局长、最年轻的镇长等常见于网络报端,“年轻干部提拔”如此触动公众的神经,究其原因是公众受传统的选拔干部要论资排辈的思维影响,看到年轻干部被提拔任用时,习惯性将这些被提拔的年轻干部和“萝卜”“背景”联系起来,认为年轻干部都是靠“背景”升迁,背后必定有“猫儿腻”。
当然,我们不否认,少数地方和干部的暗箱操作、“萝卜招聘”,极大地影响了干部选任的公信度。但我们不能一以概之,不能把所有的年轻干部选拔都看成是有“黑幕”。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年轻并不是束缚个人能力的紧箍咒。毛泽东28岁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周恩来26岁任黄埔军校政治处副主任,邓小平23岁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这些人不也年纪轻轻就叱咤风云,干出了改朝换代的大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是党各项工作和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党的事业注定需要新鲜的血液和新生的力量,80后、90后登上政治舞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今天的“年轻人”终会成长为未来的“老领导”,选拔年轻干部到领导岗位,是大势所趋。希望社会各界看待年轻干部的提拔要理性,要走出“逢提必疑”的怪圈,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打开宽广之路,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早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搭舞台,让优秀年轻干部尽早脱颖而出,让真正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撑起一片天。
作者单位:成都市金堂县政协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