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这样扶贫富在下一代

[ 作者:艾莲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29 录入:吴玲香 ]

“贵州拔穷根,根本在交通和教育。”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表示,要通过补齐教育这块短板,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十二五”期间,贵州教育投入总计343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个财政穷省,贵州连续4年压减5%以上行政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转自  人民日报)

目前,精准扶贫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全国人民使出洪荒之力,迈开步子,甩开膀子,撸起袖子。修桥、铺路、挖水塘,送米、送油、送温暖,送技术、给资金、促产业……都不失好方法。然而有一部分人,是永远扶不起来的阿斗。没智力、没体力,靠政策兜可以脱贫,但永远也富不了。

在扶贫工作中,有一类群体,值得关注,那就是贫困家庭的学生。俗话说:欺老不欺少。少年尽管现在看起来还小、还弱、还穷,但假以时日,他们将会成长为青年、壮年,力量、经验、财富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是家庭和社会希望所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人穷而智短”,贫穷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会让贫穷代代相传。给贫穷家庭孩子必要的帮扶,将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地区的命运

正如贵州省,把教育和交通相提并论,作为拔穷根的突破口。压减行政经费,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保证贫困家庭的学生吃得起饭、读得起书、看得起病。

孩子如同幼苗,需要在沃土中培养。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多一分关注,给他们信心和支持,给他们必要的物资帮扶,使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让贫困家庭的学生也能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让越来越多的穷孩子能走进大学和职业学校。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鼓励他们学有所成,靠一技之长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面貌。

教育扶贫,贵州做了表率。这样扶贫,富在下一代。“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党和国家阳光沐浴下,茁壮成才。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