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2016年中国农民增收出路在何方?

[ 作者:新浪浙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08 录入:吴玲香 ]

4月据说是历史最后一次的临储收购,以1.25亿吨的玉米总量完美收官。接下来的5月,玉米市场逐渐步入“缺粮找国家”的阶段。5月中上旬开始,各地政策轮换粮陆续投放市场。同时,我国2.5亿吨玉米库存即将“开闸泄库”的消息传入市场,一度令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下跌趋势。不过,市场缺粮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新季优质玉米,这也导致仅剩不到三成新粮的华北黄淮地区绝地反弹,玉米价格持续走高。

由此可见,农民卖粮难的时候粮价一跌再跌,粮价涨的时候农民手里已经没粮了。因此卖粮难、卖菜难、卖水果难越来越普遍,农村也出现了80后不愿种地,90后不会种地的尴尬现状。地里辛苦耕耘的只剩下年迈的父辈们,虽然由于天灾人祸忙碌一年可能入不敷出,但他们仍然乐此不疲。那么,究竟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呢?笔者浅谈一下看法。

1、农业耕地收入。农业收入仍是不少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因此解决农产品销路和价格必不可少。首先需完善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必须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事实证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政策在绝大多数地区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就要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放到第一位;打破农产品自求平衡的圈子,要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区域性产业带,提高农业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改变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相脱节的状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后就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信息不对称是很多农民减收的一大原因,看到哪种农作物价格高就跟风种,势必带来供应链饱和,导致农作物价格的下降。

2、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近年来已经成为大部分农村的主旋律,因为出外打工投入少,收入也不低。除非遇到拖欠工资,一般不需要像种庄稼一样靠天吃饭,所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做小生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衍生出很多小生意,可以不出家门也能创收。如开小超市、开饭店、开网吧、澡堂、玩具店、服装店、装修店等,做些小生意,农忙时候不耽误种地,也未尝不可。

4、理财。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农村尤为明显。所以农村天价彩礼、买豪车的新闻不绝于耳,很多农民也开上了小轿车,农村的道路过节也开始堵车。这些说明一点,那就是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有些人盖房、有些买车、有些则存起来给孩子上学。于是,不少家庭开始理财,存银行或者民间高息借贷。但负利率时代的到来,也给农民理财带来了影响。10万元存银行一年还要缩水500多块,这是何节奏?而亲戚带亲戚的民间高息借贷则一不小心可能几年积蓄打水漂。

对此,三益宝理财专家提醒: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农民收入本来就不容易,所以投资理财一定要远离超高息“庞氏”骗局,即使亲戚朋友介绍,也需要多了解、多观察,选择正规的理财机构进行理财。目前,银行基金类收益率一般在5%以下,宝宝类理财收益率已经跌至3以下,而P2P互联网金融理财收益率一般也在18%以内。而且我国法律规定,借款的最高年利率为24%左右。也就是说,超出24%的年利率,不受法律保护。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擦亮双眼,守护好自己的钱财,实现财富增值。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新浪浙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