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发布

[ 作者:梁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4 录入:吴玲香 ]

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发布实施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另一项国家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1013日发布,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什么、怎么评提供统一的评价尺度和方法。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是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促进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的一项重要手段。《规范》规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的目的、任务、内容、程序、方法和成果要求等,适用于各级行政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的整体评价工作。

《规范》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时点为每年年末和规划期末,评价对象为各级行政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情况,评价内容包括建设任务、建设质量、建设成效、建设管理和社会影响等五个方面,评价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为体现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特点,《规范》将三级评价指标分为必选指标和备选指标,并给出了84个评价指标的涵义、采集方法、评价标准和评分规则等,其中必选指标29个。《规范》首次提出了建设质量概念,并将工程质量目标和耕地质量因子分解到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等6大工程中,共提出了23个评价指标,其中必选指标11个。

《规范》规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系统科学、可扩展、可操作、实用等原则。各级政府应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工作,上级政府应对下级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成果进行总体评价和抽样复核。评价结果是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和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规范》的发布实施,为落实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构建中央指导、省负总责、县为主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机制,落实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监管考核、统一上图入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要求提供了重要的工作依据和抓手。《规范》发布实施后,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及考核工作。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国土资源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