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记者从省农牧厅了解到,国家和省上每年投入资金4亿元以上推广旱作农业,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旱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中,60%源于旱作农业收益的增加。
我省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老、少、边、贫地区,贫困人口多,覆盖面广,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我省旱作农业每年投入4亿元以上,以物化补贴形式给农民补助,全部覆盖贫困县和插花县。同时,大部分县(区)将旱作农业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富民产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贫困地区作物产量和秸秆大幅增加,秸秆加工利用率提高到54%,形成“种植玉米—养殖牛羊—沼气利用—渣液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为生态脆弱区封山禁牧创造了条件,实现了生态恢复和发展养殖的双赢格局,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据统计,2010年以来,我省旱作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部分中,60%源于旱作农业收益的增加。旱作农业已成为全省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措施。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甘肃经济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