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振兴,世界各国的共性特征
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就是三个百分之四,这是学者们二十多年前发现和总结的。1.农民占国民比重不足百分之四。2.农业产值占国家经济比重不足百分之四。3.农业就业人口不足百分之四。
还有一个共性特征,现代化国家共同的特征,无一例外,就是这些国家都是美丽乡村、乡村美丽的国家。
城乡互动融合一体化,非农化,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就业,不用离开故土。城里人,愿意来乡镇村居住、工作与生活。
城乡居民共同过上了好日子,城乡互动融合一体化,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二、乡村振兴,备受学者关注
各路学者,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新发展、新理念层出不穷,其中颇有争议的观点引人注目。1.城市资本不能下乡。2.农村宅基地不能动。3.土地国营农场化。4.保留城乡二元体制。5.农村不能追求非农化发展。6.乡村振兴,就是惠农强农,农业就是以粮为本。7.生产要素不能太自由流动。8.不能强迫农民上楼进城。很多三农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制度创新,献计献策,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局面。
三、学者们发现的新时代、新格局、新情况:
1.小城镇,很发达,很美丽,这是城乡互动融合一体化的成果,这也是欧美日韩的共同点,我国发达地区也出现新气象。
2.农民都在路边离农田近处,建宅基地二层楼住。出行、购物、生活、交易买卖,都很方便。
3.农村人口都聚集在小城镇住,兼顾上学、看病、看戏、看球,务农、开小店,发展1~6产业,城乡兼顾,城乡互动,城乡融合,两全其美、都不耽误。
4.美丽乡村发展成小城镇,有些县,没有村,只有小城镇(日本)。虽然,没有村,但是沿着马路边,还有专业化农户,有自己的独门独院农家院,三层楼,这也是美丽乡村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5.城里人,退休人员愿意去乡镇村买宅基地,建房自住,创业办教育,建文化馆,开拓人生,安度晚年。
6.美丽乡村,比特大城市好。
四、学者们提出的新发展理念,非常形象生动,富有创新创造力、前卫性和指导力,能解决很多城乡现实难题。
1.城市尤其特大城市资源人口和资本,去农村发展,本来费力不讨好,效益低,不让他们下乡,何乐而不为?应该欢迎他们下乡,从闲置的宅基地划出一块,让他们来去自由、自谋发展,包括农业科研院所或农业院校的全国企事业单位。当地农民和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就近城镇化,何乐而不为?
2.欢迎农民在马路边建宅基地三层楼,不应该阻拦,方便他们,因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同时,吸引农村居民去小城镇居住发展创业,发展小城镇,兼顾农业生产,实现非农化就业创业。
3.保护性城乡二元体制,实际上是坑害农民,穷山恶水凋敝的村庄,一百年无变化,农村老人去世几个月,亲人和乡亲都不知道。不如城乡互动融合一体化,农村十年大变样。
4.保护农业,加强农业,惠农强农,是国家之必需。真正的农民,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民,一个中等村,也就一到三成,不到一百户,可能二三十户,二百多户村民得不到实惠或富裕,所以只发展农业,解决不了乡村振兴全局问题,农村非农化发展是必由之路,不能回避。
5.土地国营农场化,一定要慎重。虽然,一时不能私有化,但是国家土地政策制度,已经非常灵活通融,越来越科学合理,过去的一成不变,僵化死板的教条,越来越少。
如今,世界各地农业强国,基本上都是家庭农场,而不是国营农场,以色列的国营农场,也不是传统的苏联国营农场,有很多合理部分。合作社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苏联模式的国营农场,给农业带来的消极僵化与死板,效率低,效益低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
五、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的精辟理论观点(大意)
李小云说,城乡互动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姚洋:只发展农业,振兴不了乡村。
李铁:乡村非农发展,集体土地入市,中小企业落户,转移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就地实现城镇化。
温铁军:乡村振兴要发展城乡融合的社会化农业,乡村振兴要允许城乡自由流动。凭什么只有农村出来的人才应该回去,凭什么只有农村的人才应该种地?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实际上城里很多人愿意到农村发展。
李水山:原有土地宅基地制度、特大城市化和城乡不能互动融合一体化,是乡村振兴的最大现实障碍。乡村振兴,不是县政府主管,而是由省地市直管。
党国英:为中产阶级建独门独院,改善居住条件,不影响耕地,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不能太大,城市郊区可以多建房,扩大居民居住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比重40%以上,乡村振兴,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红利。
陈文胜说,乡村振兴实际上还是要以实现乡村自主发展为突破,以创新城乡融合政策为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更新发展理念、激活内生动力、健全体制机制、唤醒乡村潜能、建构融合支撑。
朱启臻:乡村振兴应遵循乡村价值体系,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刘守英发现,农民沿着马路边建自住房,出行、购物、交易、生活非常方便快捷,这是农民自己走出来的成功经验。
日本的农村地区也是这样的,日本有的县(省)已经没有村,最小行政单位就是町,就是小城镇,城市和农村最小单位统一都叫町,很有创意,容易推广操作,可行性强。
即使没有了村,沿着马路边散落的农户宅基地农家院,成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就是最好的村容村貌。
陈锡文和贺雪峰强调,农村居民和农民一再减少,农村对一个国家还是举足轻重、至关重要。
乡镇村,不仅是人口与产值多少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时空概念,在一个国家中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将来考虑国家安全和均衡可持续发展,更多国家重要单位和设施迁到乡镇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就会不言而喻而家喻户晓。
沧桑巨变,往往从新发展理念、理论与制度创新开始。
2021.4.30 星期五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博客中国)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