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湘阴县作为四化两型、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和支撑点,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仅实现了建成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还以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变革逻辑为取向,打造支撑县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体系,凸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优势,在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格局上闯出了一条湘阴特色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湘阴县 乡村振兴 新发展格局 农业农村现代化
随着绝对贫困问题首次得到历史性解决,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湘阴县地处长沙、岳阳、益阳三市五县中心,居湘资两水尾闾、南洞庭湖滨,是“长株潭”地区沿湘江、过洞庭湖、经长江出海的必经通道。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四化两型、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和支撑点,湘阴县以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变革逻辑为取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优势凸显,在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和岳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进程中,乘势而上加速赶超,在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格局上闯出了一条湘阴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进入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进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虽然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艰巨繁重发展任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湘阴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稳打稳扎,把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仅实现了建成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还构建了支撑县域经济的产业体系,农业特色化更加凸显,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1.以顶层设计为突破,理清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只有精准把握战略要义,明确思路重点,才能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湘阴是典型的湖区农业大县,抓好“三农”工作、稳住农业基本盘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湘阴县以顶层设计为突破,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整县推进为主要路径,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支撑,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引领和强化投入保障,紧紧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任务,理清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乡村振兴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顾其他。
(1)加强组织领导。湘阴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体系,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亲自促,实行全体在职县级领导、乡镇(街道)党政主职和村(社区)书记联点制度,34名县级领导联乡镇抓示范,91个县直部门对口联村抓帮扶,210个工作组(队)近1000名干部驻村蹲点抓指导。加强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成立由分管县级领导任组长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工作小组,建立落实台账,压实工作责任。今年对标组建了县乡村振兴局,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村(社区)“两委”每年分别向县乡党委、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单独考核实绩,其结果与奖优罚劣、干部任用挂钩。
(2)坚持规划引领。湘阴县高标准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 充分结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县实际情况,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乡村振兴的决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科学明确了农业农村工作的路线图和施工图。
(3)强化投入保障。稳步加大财政投入,明显提高乡村运转工作经费、乡村干部和乡村振兴人才待遇。2020年湘阴县农业村(社区)按照规模大小拨付4.4万元—6.5万元不等的办公经费,城镇社区办公经费达30万元,今年全县农业村(社区)运转经费投入将实现翻番。坚持滚动平衡原则设立年度5000万元乡村振兴基金,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的比例,其中2021年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达30%。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力争每年不低于1亿元,同时锁定乡村债务存量、杜绝增量,自2021年起县财政注入1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化解乡村债务,着力为基层减压降负。
2.以特色品牌为引领,推进乡村产业的结构优化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产品品牌化,乡村产业特色化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湘阴县通过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新格局,将特色的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了农产品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收困境,从而推进乡村产业的结构全面优化。
(1)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思路,着力打造品质可信、品牌响亮、品味高雅的“湘阴农品”。目前全县共有“两品一标”农产品100个,创建“农字号”中国驰名商标8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33个、省名牌产品39个,樟树港辣椒、鹤龙湖大闸蟹、小龙虾、杨林寨蔬菜、三塘藠头、南湖洲干菜、石塘萝卜、福多多猪肉等一大批优质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2)稳步推进结构调整。以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为抓手,围绕调优品种、调优模式、调优品质,科学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水产品主产区,主推优质稻订单生产、稻渔综合种养、特色水产养殖、特色品牌蔬菜种植四种模式,重点扶持发展樟树港辣椒、蟹虾养殖、高档香米等10种特色农产品。全县共发展高档优质稻30.8万亩,其中订单生产26.2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稳定在10万亩,辣椒、藠头、食用菌等蔬菜种植23.4万亩,鲈鱼、鳜鱼、全雄黄颡、中科五号鲫鱼等特色水产养殖4.7万亩。
(3)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围绕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条,按照“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思路,全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目前已完成全县15.7万户承包农户、66.85万亩耕地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面积达40.42万亩,占承包耕地的62.27%,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4家、市级37家,拥有出口规模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90家、农业大户6450户,2020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55.03 亿元。
(4)加力推进产业融合。以农业特色小镇创建为抓手,聚焦主导产业、品牌培育、企业主体、配套设施和功能完善等重点,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做足“特”字文章,重点打造鹤龙湖“蟹虾小镇”、樟树“辣椒小镇”、三塘“藠头小镇”、杨林寨“时蔬小镇”、东塘六塘“果蔬小镇”、青山岛“湿地生态小镇”。目前全县共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28家,省级乡村旅游区(点)17家,规模以上休闲观光农庄39家,杨林寨、鹤龙湖、樟树分别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全省特色农业小镇和岳阳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
3.以“乡村建设”为主线,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湘阴县始终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农民高品质生活,推进乡村宜居宜业。
(1)加力加速基础补短。湘阴县大力实施水、电、路和通信“四网”提质升级工程,年均投入4亿元以上兴修水利,完成水利工程5710处,建成新泉寺、范家坝、洋沙湖等大型泵站,完成沙田垸柳林江、义合垸、白泥湖垸堤防加固,湘滨、南湖垸堤面硬化工程加快推进,疏浚渠道6460公里,清淤塘坝4716口,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69座,10万吨湘江水厂建设加快推进,新增解决农村3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节水型城市。新建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58条,完成168个村电网升级,4G网络实现全覆盖,5G基站建设加速推进。完善落实“路长制”,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硬化农村道路588.8公里,实施农村安防工程1210公里、“窄加宽”工程210公里,改造危桥76座,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0条,投运新能源公交车142台。
(2)提质提升公共服务。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为抓手,力促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杨林寨中学、洋沙湖中学、机关幼儿园新园建成招生,改造提质薄弱学校169所,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388名,招录教师986人,义务教育巩固率99.7%。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建成17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定向培养农村医卫人员182名,血防工作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先进,获评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完成164个广播“村村响”平台迁建,新建全民健身工程85个,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200多场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率先在岳阳各县市区启动供销社“三会”制度改革、乡镇“两组织一平台”建设,做实做强县乡村三级惠农服务体系,获评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示范县。
(3)建立健全电商体系。出台实施《湘阴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实施意见》、《湘阴县电商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全县共建成运营农村电商网点480个,村均达2.6个,注册网店1300多家,培育省级电子商务认定企业11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数字商务企业各1家。2020年农村电商零售交易额达28.2亿元,相较于2016年5.5亿元,年均增长50.48%,获评全国电子支付示范县、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今年将全力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力争电商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4.以“三清一改”为关键,着力农村人居的环境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近年来,湘阴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广泛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聚焦“三清一改”,着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农村面貌更加整洁有序,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
(1)坚持全程监管、系统“治脏”。一是全链建体系。统筹建立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收转运体系,投资3.7亿元建成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19座、村收集点153个,配置收运车691辆、户用分类垃圾桶13.2万套,形成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工作闭环。二是全程抓管控。全县210个村(社区)爱卫协会积极履职,全域全时加强卫生管控;聘用乡村保洁员2121名,做到垃圾日清日洁。持续推进无违章乱搭乱建、无非法喷贴广告等环境“十无”治理,农村生产生活井然有序。三是全域减增量。制定农村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和餐厨垃圾“四分”处理机制,以金龙镇和县级以上示范村(社区)为先导,梯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县共建设农村垃圾分捡和资源化收集处理站190个,建成“绿色银行”11个,发动群众积极实行垃圾分类,分类减量覆盖率达90%。
(2)坚持聚焦重点、分类“治水”。一是整治沟渠塘坝清水体。以“四乱”整治为抓手,以水利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水沟塘坝、灌溉渠道为重点,清理漂浮物、清淤疏浚,杜绝乱采、乱建、乱堆、乱占现象,确保水流畅通、水面清洁、消除黑臭水体。近三年来,共清淤疏浚沟渠6738.8千米、塘坝4436口,完成“四乱”整治307处,打好了“碧水”攻坚战。二是抓实厕所革命治水源。建立“统一改造标准、统一规划放样、统一培训施工、统一验收奖补”的“四统一”机制,严把改厕选址、材料、队伍、技术、验收“五关”,累计改造无害化厕所5.35万户,使用维护率达95%,有效保障了农村居民用水、饮水和地下水源洁净。三是集中处理污水净水质。加大资金投入,新建集镇污水处理厂14个,铺设乡镇污水管道405千米;完成6个生活污水排放口、13个重点村整治,从根本上遏制了农村生活污水乱象。
(3)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治污”。一是大力防控养殖业污染。立足生猪、水产大县实际,完善养殖业“三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狠抓养殖场退出和污染源管理。全县累计关停畜禽养殖场1120户,环保改造规模养殖场和专业户996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积极推进精养鱼池改造,推动综合种养生态循环农业,共建设稻渔(虾)综合种养基地9.86万亩。二是积极防控种植业污染。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健全秸秆收集储运体系,采取秸秆还田和肥料化利用、秸秆堆沤腐熟还田等措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三是有效防控废弃物污染。建立农业生产废弃物乡镇收集中心15个、村级收集点187个,有效降低农药废弃物对农业生产、农村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4)坚持群众主体、源头“治本”。坚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一是以思想引领增强自主意识。坚持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强化党员、村干部的带头意识,综合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五老一新”等表率作用,带领农民群众推进移风易俗、提升健康意识、改进生活方式。常态化推动思想宣教,制作宣传册15万份,广泛开展媒体宣传、入户宣讲、教育培训,促进农村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是以村规民约推动自觉行动。指导全部村(社区)完善了村规民约,将村庄规划、卫生保洁、传统保护等纳入内容。健全村组户三级讲评机制,促进农民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自觉行动、持续提升。通过群众的主体创造,全县共创建省市美丽乡村37个、美丽屋场675个。三是以协会建设促进自我管理。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爱卫协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理事会机构,健全民议、民筹、民办、民管议事机制。近几年来,在协会的组织下,全县村民自觉交纳保洁费7320多万元,基本实现“自求平衡、资金闭环”。
5.以“文明创建”为途径,形成文明乡风的新气象
湘阴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为抓手,统筹抓好城区和农村两大区域,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积极倡导文明新风,着力破除陈规陋习,整体展现出了崇尚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1)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在广泛征求意见、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扫黑除恶、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攻坚、移风易俗、全域禁炮等中心工作,制定符合实际、能够落地的村规民约。明确允许操办的事项、标准规模,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严禁什么固化为制度,让群众主动认同、执行、维护,最终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目标。
(2)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等方面建立常治长效机制,规范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整治大操大办、推进殡葬改革,加大文明劝导力度,查处通报一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党员干部,逐步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相互攀比以及封建迷信、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陈规陋习,带动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社风民风。
(3)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结合“党建+协会”模式,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动员本地品行好、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成立红白理事协会,主要职责是做好宣传发动、情况摸底、上门劝导、卫生保洁等工作,广泛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广泛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以精神文明创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6.以利益联结为重点,提升基层组织的有效治理
基层治理效果好不好,关键要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只有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人民群众有干头、有盼头,才能真正推进基层组织的有效治理。湘阴县强化党建引领,完善村级服务平台,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推进能人治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翻番。健全基层“三治”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和社会组织力量,推动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1)建强基层组织堡垒。坚持党建引领,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目前村(社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较上届降低5.9岁,大专以上学历占29.7%,新当选书记占比40.48%,其中有创办企业经历的占16.47%、务工经商经历的占31.76%。选派274名优秀干部担任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将415名具有高中以上学历、35岁以下的骨干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出台实施县管领导班子和县管干部年度考核、党员综合考评“两个办法”,扎实推进农村党支部“五化”建设,近两年累计组织596名不合格党员集中开展党性再教育,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40个。
(2)提升基层治理模式。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210个,统一设置便民服务窗口,将125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推行“窗口受理、网上办理”模式,基本实现“一站式受理”“一门式服务”,累计受理办结审批服务事项7万余件。以农村无职党员为主导、基层群众为主体,探索推行“党建+协会”模式,组建卫生保洁、移风易俗、信访维稳等各类公益协会1026个,并建立“支部建在协会、党小组进屋场、党员联农户”等配套制度,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和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村级重大事项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全覆盖推进村级巡察,着力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3)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整合组建执法队伍,将原由县直部门管理的599人转隶到乡镇主管,招录 “一村一辅警”152名,2020年录用乡镇公务员77人,公开招聘农村医卫、教师专技人员213名,培养公费定向师范生192名,委托培养本土化卫生技术人员40名,让乡村有人办事、有权办事。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措施,近两年在脱贫攻坚、防汛抗灾、项目建设和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重用干部105名,今年新提拔33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乡镇副职。落实乡镇干部工作补贴,近五年新建公租房1274套,为所有村(社区)主职统一购买养老保险,1258名符合条件的卸任村(社区)干部享受困难生活补贴,2020年村党组织书记人均报酬超过3.4万元。
7.以“四个不摘”为抓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矛盾,这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带来多重压力。湘阴县持续拓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保持帮扶政策基本稳定,进一步强化防贫监测和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1)明确任务,“不摘责任”。一是健全组织体系,保持思想不松懈。湘阴县继续实行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保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大会战指挥部的体系不变、力量不减。二是完善政策体系,保持投入不减少。出台《湘阴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5年工作目标,细化重点工作任务;同时强化了各项工作保障,明确设立5000万元乡村振兴基金,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支持乡村振兴的比例,其中2021年土地出让收益计提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占比达30%,确保脱贫攻坚焦点不散、力度不减。
(2)精准发力,“不摘政策”。 湘阴县持续统筹各方力量,做到摘帽不摘政策,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扶贫政策的基础上,重点聚焦“产业就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一是聚焦产业扶贫精准发力。培育扶贫主体,织密利益联结机制,考察确定8家扶贫主体,对接5580名脱贫户、边缘户,用于发展家庭种养产业,预计可促进帮扶对象增收近600万元。积极探索发展家庭种养殖产业,充分利用“三专一平台”,持续推进扶贫产品进工会、进食堂、进市场,帮助帮扶对象销售自产农副产品。二是大力推进稳岗就业。通过线上招聘、召开招聘会、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为半、弱劳动力、转产就业渔民提供就近就地就业机会,湘阴县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14528人、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就业人数114人,就业率超过去年,达到100.62%。
(3)压实责任,“不摘帮扶”。 一是保持队伍稳定。为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力量不减,湘阴县保持驻村帮扶、结对帮扶队伍基本不变,对新增的17个乡村振兴重点村和示范村,增派后盾单位驻村帮扶。二是细化走访任务。实行“一月一走访、一月一排查”,确保结对帮扶干部对帮扶对象情况清、底子明。三是严督干部作风。实行“一月一督查”,以督查督促干部作风转变。县乡村振兴局联合县派驻村办、财政局对各乡镇(街道)驻村帮扶到位及工作开展情况,后盾单位进驻情况、稳岗就业及公益岗位安排、资金项目实施和结对帮扶干部走访帮扶情况进行督查,并下发督查通报。
(4)强化监测,“不摘监管”。强化日常监测,实行“一月一走访、一月一排查”,每月下发走访工作任务,对帮扶对象家庭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产业发展、稳岗就业等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并对161户脱贫不稳定户、153户边缘户、267户收入偏低脱贫户和3户重病重残户进行重点监测,对新致贫风险的特别户进行情况收集,做到应纳尽纳。对全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平台反馈的疑似预警信息,严格按照要求处置,消除风险。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有效应对现实问题
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湘阴县需要准确把握并有效应对五大方面的现实问题。
1.农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实现高质高效难度大
农业生产历来承受着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及经济风险的多方威胁,在农耕文明时期,因自然风险而形成的靠天吃饭是中国古代两千多年原始农业的常态。不同于工业产业,农业是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的生产,对气候、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要求很高,这就决定了即使进入到工业化的今天,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但农业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除此之外,农业还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当市场价格过低,农产品不易储存的特殊性会导致若不能及时售卖,则难以克服自身的生长周期,出现变质、腐烂等现象;若急于出售,则可能成本不保,甚至出现亏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出现了高、中、低端的消费分化,农业发展需要加快以数量保障上升到品种和质量保障的大转型。那些品质优良、独具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是特定地域的产物,因此农产品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快速更新换代。湘阴县已经发展出了一批很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如樟树港的辣椒享誉全国,但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来说还不高,背负粮食总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双重压力,且随着特色产业发展呈现更多新机遇和新挑战,也将势必带动农业生产的投入不断提高、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面临的生产风险自然水涨船高。特别是由于技术风险难以掌控,导致抗风险能力差,农业科技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农业生产中,并非易事,一旦新技术运用失败,其产生的风险过大,让农户望而生却。在多重风险的综合影响下,湘阴县实现农业的高质高效难度加大。
2.乡村人才支撑不足,激发内生动力难度大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湘阴县始终坚持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推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但受限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等因素限制,依然面临一系列问题困难亟待解决。
短板效应明显,头雁队伍“跟不上”。 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新一届村级班子成员年龄、学历结构明显改善,“双强型”干部比例大幅提高,但队伍整体上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干部个人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与乡村振兴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谋划、部署、落实上存在明显能力“短板”,有知识、有文化、有魄力的年轻干部难以留住。
吸引力不足,专业人才“回不来”。 近年来,湘阴县积极完善人才政策,通过产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集聚计划等,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唤回了一批80后、90后科技专业人才。但由于县城、农村在薪酬待遇、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医疗教育资源、职业发展机会与平台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多数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城市发展,真正返乡投身农业的仍占少数,难以吸引并招聘到高学历、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高、精、尖、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乡村振兴人才后继乏人问题较为突出。
专业性不强,本地人才“上不去”。近年来,湘阴县不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但是,与乡村振兴发展实际相比,农村实用人才的缺口仍然较大,本地人才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专业性不强,部分单位对人才重使用轻培养、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始终存在,“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氛围还未形成。
3.工作体制机制不顺,明晰工作责任难度大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相应的机构和工作体制也要做一些调整。湘阴县今年对标组建了县乡村振兴局,健全了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成立了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工作小组,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但由于目前县内设机构中关于农村发展与改革的职能存在一定交叉,农业农村局和乡村振兴局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还未清晰明确,如何统筹协调好两大部门之间的关系,实质性整合相关资源,切实打破部门本位和机构边界,实现涉农部门中乡村振兴相关职能机构的优化和重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做到一盘棋部署、一体化推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乡村振兴事业的建设,没有经验可以吸收借鉴,如果相关部门的职责职能没有划分清楚,工作责任未明确到位,可能会导致同样的工作几个部门同时做、部分工作没人做。一方面,责任未理清,各部门工作职责出现重叠的情况,导致简单工作复杂化,复杂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职能不明确,部分工作无人管。有些需要政府部分投入、协调的工作,却没有相应的职能部门对应负责。
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多部门、多领域,同时也涉及到千家万户,因此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真正落地,急需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明晰工作责任,整体联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明确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统筹协调部门,而不仅仅作为业务部门;要进一步理顺各部门之间管理体制机制上的不顺,加强信息沟通,提升工作效率与合力。
4.多元投入机制不全,确保宜居宜业难度大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确保宜居宜业,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如何建立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是湘阴县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合力不明显。各部门、各级、各单位的涉农资金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使用设限过多,分配管理阶段多,基层没有话语权,导致涉农资金用途分散。在资金的使用和分配的过程中,重点项目、难点项目的资金支撑不稳固,难以形成持续发展效应。
资金撬动力度不够,财政杠杆作用不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强化制度性供给推进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又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的财政杠杆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到乡村,形成多元投入的格局。而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湘阴县目前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格局尚未形成,财政收支平衡矛盾较突出,目前仅靠政府财政的投入,以长期维持体量庞大的资金投入。由于财政支农机制创新性不足,财政支农政策效应不明显,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限制了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的步伐。同时,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涉农项目、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使用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各方面的限制。
金融支农渠道窄,赋能乡村发展不明显。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更离不开乡村金融。而湘阴县乡村振兴多元投入的格局尚未形成,其中金融支农渠道瓶颈是关键原因。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农村金融的高成本、农村征信以及有效抵押的缺乏等,导致大型银行业务大都止步于县城,大部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缺乏下乡的意愿,而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发现功能严重不足,仅有农商行、邮储银行等是乡村金融服务主体。同时,乡村金融服务仅有存款、贷款、支付结算业务,缺乏产品体系,缺乏综合性服务,服务和产品单一是普遍现象,导致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水平低下。
5.农村改革步伐不快,农民富裕富足难度大
农民对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加大乡村的基础设施投入,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好,是广大农民能够感受到乡村振兴最直接的体验。近年来,湘阴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全面提升了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也持续提质,但在乡村教育、医疗、水利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如何把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均等化应该是湘阴县在不断推进农村改革过程中重点思考的课题。
制约湘阴县农村改革发展速度不快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农村改革的规划定位难形成,由于顶层设计对于农村改革的目标、愿景没作具体要求,基层较难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农村改革方案,因此也难以突破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瓶颈问题。二是改革政策缺少有效转化机制,导致作为主体的农民被边缘化,乡村振兴的角色错位,党和国家的意志没有完全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甚至出现“政府热、农民冷”“干部干、农民看”等问题。改革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不竭动力,湘阴县只有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继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才能推动农民富裕富足,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新路径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为应对新挑战,解除痛点难点,就要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寻找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途径。湘阴县迫切需要对农业农村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和农民主体地位,通过规划引领,加快形成现代化发展的产业体系,探索具有湖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坚持城乡一体统筹,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全域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城市和乡村共生共存、共富共美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作为长岳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和先导区,紧邻省会长沙的湘阴县已被纳入长株潭都市区规划和湘江新区新片区,经济社会融合度与区域协同发展基础较好。湘阴县要抢抓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相互融合渗透,力争走出一条城乡融合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以强化“一心引领”、强化“两极带动”、强化“三轴联动”、强化“三区互动”、强化“多点培育”为重点,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强化“一心引领”,重点推进中心城区东扩、北延、南进,提升县城引领力和竞争力,新增城镇人口10万人。强化“两极带动”,以金龙新城、虞公港区为主体推进产城融合,形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强化“三轴联动”,以芙蓉北路为主轴,重点承接先进制造、科教创新、康养产业转移,构建主导产业发展带;以湘江北路为主轴,重点打造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樟树港辣椒小镇、左宗棠文旅小镇,开发文旅康养产业带;以G536为主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做美做强六塘、石塘、鹤龙湖、新泉、杨林寨等农业特色镇,形成农旅融合发展带。强化“三区互动”,统筹开发与保护,推动北部横岭湖湿地生态区、西部现代农业区、东部城镇发展区互动发展。强化“多点培育”,统筹兼顾、分类施策,建设南湖洲、湘滨、岭北、东塘等重点镇。
以城乡综合交通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供网供气一体化为重点,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五纵三横三轨一港”交通融长规划,加快县域周围高速路网连通升级,加大推进连接省城交通网络投入力度,推进县域内主干道路网升级,全面打通县域内“断头路”、边界路,推进“四好农村路”、产业路、旅游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建设,构建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路网,加快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实施县域内滞洪区安全工程,完成县域内水库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加快烂泥湖灌区泵站提质改造,推进洞庭湖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统筹推进防洪治涝、饮水用水安全等水利设施建设,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建设城乡供网供气一体化体系,推进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大幅提升供电可靠率,完善城乡天然气管网体系,加强光纤、5G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域5G全覆盖,建成城乡供电供水一体化体系。
2.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一个好的规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因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和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顺应建立新发展格局,优化要素配置,力争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均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统一。
注重统筹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空间。要建立与洞庭湖平原地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好湘阴县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注重统筹推进农村产业园、科教创新园、联运港等各类园区建设,构建优势明显、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将乡村生产活动融入区域性产业链和生产网络之中,力争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专业化。
尊重群众意愿,优化乡村生活空间。一方面,要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发挥好土地资源的关键性作用,用好用活各项土地政策,为乡村振兴重构空间环境。另一方面,推行规划清单约束机制,建立乡村规划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对于符合整体规划的列出正面清单,引导在正面清单范围内创新机制和模式,强化规划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作用;对于不符合整体规划的,要划出红线,形成目标监督管控的约束机制,从而保障乡村规划的有效性,避免乡村的无序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优化乡村生态空间。湘阴县要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特色资源要素以及发展现实基础,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强化自然风貌与文化景观的保护,立足乡村自然资源禀赋,充分发掘乡村历史文化特色,顶层设计乡村发展的整体风貌,形成布局合理、成片成景的乡村发展形态。把保护乡村自然风貌和挖掘人文资源,作为人居环境与村容村貌提升工作的重要内容,不能把城市建设的模式搬到农村,要体现农村特色,留得住乡愁,看得见绿水青山。
3.坚持建链延链强链,加快形成现代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实际上湘阴县已经在不断强化农业特色品牌建设,提出了九大产业振兴计划,未来还要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转型升级、推动主导产业建链强链、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形成现代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推进产业优化转型升级。一是健全产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产业优升级,围绕增强产业承载能力这个核心,全面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升级工程、生产要素保障提质工程、项目布局优化工程、公共服务配套延伸工程,升级水、电、路、气、污、通信网,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二是突出亩产亩均效益导向,推进产业优升级,加快完成“退二进三”和闲置土地清理,依法清退亩均税收较低、违反合同约定经济指标的落后企业。三是高效落实联合审批、手续全程代办制度,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有效盘活工业地产,促进项目满园,确保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有突破,税收年均增长五成以上,力争全省十强园区。
推动主导产业建链强链。一是努力打响湘江新区新片区的“金字招牌”,瞄准产业领军企业和配套企业,建强招商队伍,分类推进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行业招商、驻点招商,加快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集聚。二是继续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链,科学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水产品主产区,推进优质稻订单生产、稻渔综合种养、特色水产养殖、特色品牌蔬菜种植四种模式继续向前推进。三是加力推进产业融合。以农业特色小镇创建为抓手,聚焦主导产业、品牌培育、企业主体、配套设施和功能完善等重点,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投入保障机制。
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坚持“一企一策”,实施十大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力支持企业做响品牌、做强实力,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力促每个产业链形成教好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科创型企业,培育一批“隐形冠军”,推动上市企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围绕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条,按照“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思路,全力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水平。
4.坚持传承与创新,大力培育湖区文化特色品牌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工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培好文化之根,才能铸就精神之魂。湘阴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要强化文化品牌意识,传承好固有的文化基因,在创新中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批体现湘阴湖区文化特色的品牌系列,以更好延续乡村文化血脉,让文化更加自觉地融入县域经济,从而把文化强县落到实处,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精心培育地域文化文明品牌。一方面,大力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整合地方有限的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发挥独特的功能和效益,精心做好文物修缮工作。抓好岳州窑遗址、文庙、三井头、三峰窑等文物保护性修缮,推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精心做好文化惠民工作。一个地区的文化,如果不能满足本地区人的需求,将不能持续发展,应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媒体传播工程,通过策划和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主题节事活动等,擦亮湖区文化品牌,彰显湖湘人文历史底蕴,争创历史文化名城。
努力创建省文明乡村振兴示范县。一方面,努力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卫生创建和移风易俗,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选树先进道德模范。另一方面,努力做好成果巩固工作,巩固扩大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积极争创国家文明县城,持续建设生态人文之城、创新创业之城、旅游康养之城、休闲美食之城,让新时代文明新风吹遍城乡大地。
加强湖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加强洞庭湖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催生湖区文化发展一体化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强化湖区文化之间的联动与合作,提升湖区文化的竞争力。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因地制宜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才能真正彰显湘阴县在新时代的自信与魅力,形成可持续的文化生命力。
5.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乡村振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受益者,乡村振兴必须调动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把握美好生活新需求,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民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构建更富普惠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智慧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做实就业创业培训、劳务用工对接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扶持发展个体经营,落实农民工、贫困劳动力、退捕渔民、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政策,持续优化创业环境,依法保障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就业创业更加充分。二是实施全民参保政策,进一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保制度,实现五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三是完善全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残疾人扶助、儿童关爱保护制度体系,扶持发展普惠托育和养老服务。
构建更有获得感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配建到位,实施全县中小学提质改造攻坚行动,深化教育人事管理改革,实行教师县管校聘,提高教师待遇、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促进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健康湘阴建设战略,加快县人民医院、县中心医院提质升级,推进新建县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优化改造乡村卫生院(室),推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加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6.坚持党的领导,因地制宜完善考核机制
用好乡村振兴考核的“指挥棒”,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要因地制宜完善考核机制,在为广大的基层干部减轻压力的同时,突出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落实落地。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完善领导体制机制,确保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实施乡村振兴考核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只有五级书记把乡村振兴的考核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才能真正落实领导责任制,形成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生动局面,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
适当调整考核方案出台过程。注重地区的差异性。每个乡镇、村庄的情况千差万别,乡村振兴的发展定位和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在乡村振兴考核政策的制订过程中,必须正视地区差异,不能“上下一般粗”,要针对性地设置差异化考核指标及分值,“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考核过程相结合,保证县、乡、村的考核政策与方案切实可行,提高考核主体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积极性。同时改变以往考核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情况,突出考核政策执行的简洁性,使乡村振兴的考核工作在全省形成统一布局。
加紧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倒逼机制。用严格责任制强化责任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依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制定考核办法,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乡镇党委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村(社区)“两委”每年分别向县乡党委、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单独考核实绩,其结果与奖优罚劣、干部任用挂钩。同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督查机制,强化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督查落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
2.李仪、张治江:《中国扶贫减困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160页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202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67页
5.董峻:《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中央农办主任韩俊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工作通讯》2018年第3期。
6.陈文胜:《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格局》,《新湘评论》2021年5期。
7.陈文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民日报》2018年3月12日。
8.陈文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现途径》,《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9.陈文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求是》2018年第6期。
10.陈文胜:《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防范的几个风险》,《湖南日报》2019年7月27日第8版。
11.陆福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新湘评论》2021年第2期
12.陆福兴:《加大地方品种保护 打造农产品湘字号品牌》,《湖南日报》2020年12月31日第23版。
13.余良勇、李镇江:《落实“四大”要求 实现更大作为》,《岳阳日报》,2019年1月15日第2版。
(作者简介:李珺,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文化;曹倩,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乡村经济;朱烨,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乡村治理。)
来源:《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1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