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吴国强:当乡愁与遇到了乡村

[ 作者:吴国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8-28 录入:王惠敏 ]

又到春节,仿佛又听到游子回乡的脚步。

当魂牵梦绕的家乡一旦呈现在眼前,总免不了乡愁与真实乡村的冲突与碰撞,多愁善感的游子们会留下无限的哀叹,真实的家乡远没有记忆中色彩斑斓、动人心弦,大多数读者应该不会忘记2015年春节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博士回乡日记和副教授回乡观感,2016年春节后想必也会如此。是家乡变坏了或者是游子们的想象脱离了现实? 

一、 乡愁的演绎真相

乡愁是什么?诗意的解读五彩缤纷、多种多样,让人遐思无限但仍难抓住主旨。与其如此,不如实话实说。

乡愁是游子们过滤了的美好记忆。乡愁是游子们的专利,真正在乡的人是无所谓乡愁的,有的是“愁乡”——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愁,为未来的生计和发展生愁。游子们既不在乡,又记挂着乡、回味着乡;“乡愁”中“愁”是关键词,“乡”只是用来“愁”的一种媒介和附着物。这种对乡之愁,既有理想的成分,也有现实的片段和因子。一是乡愁中的乡是过去的乡村。游子们或童年或青年在乡村生活,记忆中的乡村生活和文化已是过去时,与现在的乡村现实不是一回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说来诗人很幸运,只是家乡的儿童不认识游子,家乡的山水房屋大概没有变,但在今人这无疑成了奢望,日新月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节奏,游子们离家多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乡村,家乡已是面目全非了。人在变,环境也在变,家乡的名可能还是那个名,但乡已不是那个乡了。二是乡愁中的乡已被抽掉了痛苦的元素。心理学研究揭示,对于痛苦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将逐渐减轻,所谓岁月抚平了伤痕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常常告诫年轻人不要忘本,其实忘本是人的天性。也正是因为忘本,人类才能卸下包袱轻装前行,生活在幸福之中。上个世纪50、60、70年代出生的人,正是基于乡村生活挨饿受冻、生活无助,才怀着极强的动力冲向城市、逃离乡村,时过境迁,时光逐渐抹平了彼时的痛苦,留下的都是美好。但无论留下的乡村记忆是多么美好,记忆只是记忆,已经和现实的乡村越来越远了。那两位带着无限哀怨和伤感写回乡日记的博士和副教授,想必是把记忆中的乡村与彼时实际的乡村搞拧巴了,更是以过滤掉痛苦仅留美好记忆的乡村要求现实的乡村。岂有不哀怨和痛苦之理?

乡愁是游人现实希望的定向透射。一代文学巨匠钱中书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围城现象。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生活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人们,见惯了冷冰冰的高楼大厦、拥挤的交通,腻歪了飘散着雾霾的大气,烦恼了繁忙单调的生活,总有一种逃离城市、回到乡村的冲动,想象着能过上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把充满绿色、空气清新、宁静和谐的希望定向投射于乡村。因工作或生活的羁绊离乡越久,这种定向投射就愈加强烈,愈加附带有个人的色彩成分。误以为幻想中的乡村就该如此,但幻想的现实终不是现实,现实的乡村并不以游人们的幻想而改观。

乡愁是社会的良知。乡愁是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相思,无论经历了多少苦难、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它乡有了多么辉煌的成就、显赫的地位和闲适的生活,总会想念着故土和故人,“报恩”的朴素情怀超越了功利主义的思维框架,延续了人类的美德。只有像刘阿斗这样的脑残之人才会乐不思蜀,当然项羽式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已经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故土情结有太多的显摆意味了。爱之深则责之苛,个别游子对家乡的批评虽有些言过其实,但也能让人理解。

乡愁是部轻喜剧。乡愁是游子们共同的心结,是连接故乡与居住地、过去和现在的纽带。愁中的乡因各人过去生活的环境、生活状况和性格特质大相径庭,来自南国山区的游子决不会有大漠孤烟直的乡愁,来自平原的游子也不会有层峦叠嶂山水间的乡愁。乡愁是游子编织的梦,越是看不到乡,往往把梦编织得越美好、越色彩斑斓。梦境一旦触及现实,五彩的梦立马万朵桃花开般的碎了一地。离乡越久,乡愁越甚,幻想的成分越多,失望越大。从这方面来讲,乡愁是部轻喜剧,注定以喜剧开头,以悲剧结束。正所谓终日思乡不是乡,真见乡时泪汪汪。

二、 乡村的逻辑

乡村循着自己的发展逻辑,不会因乡愁而改变,不会因哀怨而变得灰暗,也不会因赞颂而变得亮丽。 

乡村是柴米油盐生老病死交响曲。乡村不是伊甸园,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仍留乡村人们的生活生产繁衍之地。生活要柴米油盐酱醋茶,要医院学校,要男婚女嫁。生活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悲欢离合。为了满足生活所需,要生产要参与市场交换,要培植产业寻找市场。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大批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经商,留在乡下多是老人和妇孺,乡村空心化、老弱化,“人死了连抬棺的都凑不齐”,生活尚且不易。生产更难。

乡村是支艰难发展的歌 。城市在发展,农村也要发展。城市的区位、政策和集群优势源源不断地对农村资本、资源、人才和人力资本产生着虹吸效应,使本已贫瘠的乡村越发尴尬,缺人才、缺人力、缺资金连带着缺文化。笔者去年在西部民族地区工作时,切身体会到发展的艰难。一个山村修建出村的公路,政府出沙子水泥,村里按照“一事一议”投工投劳,村民积极性非常高,在外打工的以资抵劳请人代工,一群老人妇女孩子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既感人又令人凄楚。乡民们在内心深处蕴藏着强烈的发展意识,只要有大家信得过的人出头,愿意出钱出力出汗,但村里可动员的精壮劳力实在太少。近几年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国家战略,政府对乡村地投资增加了,但基层干部们仍感到工作困难重重,表面上看基层亏空太大,方方面面都要钱,政府给的钱远远不足;实质上是,青壮年劳动力枯竭,人心散了,有的户多年与家乡失去了联系,名义户籍在村里,人却找不到,村里会议没法开,一事一议发展公益事业难以推进。

乡村是冲突和矛盾的高发区。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有矛盾。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争夺有限资源的冲突也越为激烈,仓廪实而知荣辱,为生存和吃饭而产生的冲突远比改善生活提高品质的冲突激烈的多。在城乡冲突和资源争夺中乡村处于劣势的大背景下,乡村内部对有限资源的争夺要激烈和暴力,结果越显得残酷。经济层面的冲突必然带来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和文化的改变。个别落后地区乡村黑恶势力开始渗透基层政权,农村社会治理环境趋于恶化,鸡鸣狗盗、欺男霸女时有发生,正是这种冲突的内在表现。对比一些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乘势建立了新型农村治理结构,公共服务在农村的比重提升,农村逐渐社区化。就会明了正是城乡竞争、区域竞争使落后的乡村经济低速发展,由此加剧了乡村的矛盾和冲突。

乡村正在裂变和重塑。当今的乡村正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之一是工商资本大幅度上山下乡进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逐渐兴起,自给自足的小农户已经难以存在,正在变为工商资本的打工者和原材料的提供者;表现之二是乡村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向城市看齐,邻里相助相帮的劳务交换关系已经被市场经济的货币交换关系所代替,自家制作的年货已经被城市超市的商品代替,山野风味的民间演出已经被流行歌曲和广场舞扫荡一空。表现之三是农村住宅、医院和学校等有限的公共设施必须要重新规划,无论从方便居民的生活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率上看都要如此。故有的乡村模式守是守不住的。

三、 乡愁与乡村的碰撞

乡愁与乡村是从同一起点出发的两条线,相交又不会完全重合。既如此,冲突与碰撞是所必然。

在游子的乡愁中无数次播放着乡村的画面:青山绿水、小桥流水;农家院落、家庭和睦、宁静和谐、邻里相助。可现实却可能是,环境已遭污染,宁静不再;农家院落已被高楼代替,邻里相帮已被金钱买卖所代替。对此,游子们可能很愤慨,但当地村民们却未必赞成。村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丰衣足食,收入增加;问一问乡间的老人们,大多的回答是,比起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日子,现在好多了,满意度和幸福感还是挺高的。对于游子们赞赏有加的,当地村民未必买帐。有则小段子挺有现实意义。有位游子对云南某处的原始森林大加赞赏,对当地的村主任说,你们一定好保护天然的原始森林不遭破坏。村主任说,我们要都还是猴子住在树上,你们就更高兴了。瞧瞧,村主任的话多耐人寻味。同样一件事,游子们感受到的是美丽风光,要保护;当地的村主任却想的是现实的经济收入,村民的衣食住行的经济来源。无独有偶,笔者接触的一些地方的领导就对“乡愁”中的“保护”颇不以为然。这也保护那也保护,保护要花钱,我们就别吃饭了。想来还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高明,吃饭穿衣的需求远比享受休闲的需求重要。当落后地区的群众尚且为解决温饱和基本生活必需品而发愁的时候,要他们饿着肚子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是多么不合时宜。    

乡愁中的哀怨大都来自于游子的主观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当成了村民的感受。其实,经济地位、所处环境不同,导致了不同的需求层次,游子与村民的主观感受早已大相径庭。

四、 转化乡愁

乡愁不该只有哀怨,只有指责和抱怨。怨妇般的指责和抱怨也许引来同情,但却于事无补,无助于现实的改变。平心而论,当年游子们离开乡村,除了响应国家的召唤实现个人价值的堂皇理由,何曾不带有逃离乡村的个人私利,包括自己在内的一批乡村精英离开了,怎能希望留守的老弱病残把家乡建设好。己之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想法是何等的可笑。从我做起,把哀怨的乡愁转化为支持建设和发展的乡愿才是正途。

平视乡村。乡村不缺文明,乡村自古就是文明的发端。乡村文明的衰落只是出现在近代,当城镇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相对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大放异彩,农村文明和农业文明逐渐式微了。平视乡村,综合乡民的视角和发展的需要思考问题,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点乡村,才能发现乡村发展的症结,把乡愁转化为建设的力量。

正视变化。乡村的变化是发展的必然,没有人能够改变历史的潮流。变化中又破又立,散乱的农家院落和碎片化的小块田园已难以适应大生产大市场的需要,不必固执于乡愁记忆中的布局,重新规划势所必然,核心是方便生产和生活,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支持乡村。现在的乡村已不是封闭的乡村,互联网的无形高速公路与现实四通八达的路网水网早已把乡村和外部世界联在了一起。乡村不仅需要金钱的支持,还需要文化信息的支持,每个游子只要有心,总能找到支持家乡的支点。

回到乡村。青年闯社会,老年报乡梓。封建社会的外出做官和宦游之人,年老致仁多愿回到乡村,既是修身养老,也以积蓄的金钱和人脉回报家乡,乡绅和乡贤阶层均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现代社会,人们讲求四海为家,但何妨也落叶归根,把积蓄和才智贡献给乡村建设。与其呆在城市无所事事,何如回到乡村大有作为。

作者系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来源:《中国乡村发现》2022年第1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