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蒋俊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几点思考

[ 作者:蒋俊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1-27 录入:王惠敏 ]

微信截图_20241101151811.png

要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丰富内涵,必须要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来理解和认识为什么要衔接和怎么衔接这两个宏观问题。

首先是为什么要“衔接”。需要衔接表明农业农村发展的这两个历史阶段的背景、特征和任务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同时,这两个历史阶段又是相互关联的,这就决定了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要处理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问题。

一方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时代特决定的。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背景已经发生了深刻变革,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乡村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时代特征就是人民群众从解决温饱问题后进入到追求美好生活的新阶段,但是,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还存在,在一些方面还比较明显,从时空上看,必然存在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本质上就是两个历史阶段的“衔接”过程。

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发展的连续性决定了必然要做好衔接。社会变革、生活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连续性的发展变化的阶段。我们从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到基本实现小康阶段,再到实现更高发展的过程当中,必然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个逐步进步的过程中,各种矛盾此消彼长,许多问题相互交织,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在政策上必然要有一个过渡和缓冲,也就是需要一个“衔接”的过程。比如,脱贫攻坚时期,政策上主要精准的、点状的,乡村振兴则要以面上的发展为主进行政策转变,这个过程当中政策是不能断层的,所以需要衔接。

其次是怎么进行衔接的问题。一是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上的衔接。脱贫攻坚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广大的农民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解决的是小康不小康的问题,乡村振兴是实现脱贫攻坚后乡村的新的发展战略,其目标一方面是要稳定全面小康,并且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也就是说主要目标转向了共同富裕的问题。因此,在目标上,要把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衔接起来。二是农业农村发展动力衔接的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从动力来源来看,既有外部动力又有内生动力,脱贫攻坚时期,主要是依靠的外源性的动力,是以外部输血为主的方式来推动贫困地区在较短的实践里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促进贫困地区向前迈上一大步。通过输血培养了一部分造血的能力,但是,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没有解决乡村发展主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或者通过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动力衔接是一个重点的方面。三是乡村治理的衔接。在脱贫攻坚阶段主要是要发挥党建的基础性作用,在党的领导下,以政府主导的治理机制下的乡村发展的问题。乡村振兴更多应该通过党建引领,通过各方面的综合施策之后实现自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副研究员,本文系作者于2024年12月8日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研讨会暨陈文胜教授《中国乡村现代演进》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话,根据录音整理)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