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周艳希:湘潭县推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 作者:周艳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1 录入:实习编辑 ]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湘潭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扶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础。

一、助推农业产业振兴。围绕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着力培育农业产业项目112个,通过产业振兴破除乡村发展瓶颈。一是以维护粮食安全为己任,全面做强传统产业。巩固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地位,严守耕地红线,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积极推动生猪养殖业生态化、规模化发展,年出栏生猪百万头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肉类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二是以打造乡村名片为要务,全面发展特色经济。聚焦槟榔、湘莲等特色产业,鼓励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以高质量的产品提升县域品牌知名度,打造全国最大的槟榔名城、颇具特色的湘莲之乡。三是以提升农民收入为目标,全面实现产业融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出台《关于推进湘潭县田园综合体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打造5个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园区。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达210余家,农业产业规模达500亿元;槟榔产业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实现产值200亿元;湘莲产业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实现产值60亿元;就近吸纳5万多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着力建设农村公共服务项目130个,推动城乡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电力网络服务均等、通信网络共建共享。一是创新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建立投融资平台,将财政资金注入新成立的交建投融资平台,将基础设施项目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项目进行捆绑,撬动社会资本注入平台实施一体化开发和建设。今年与央企中交三航局以PPP模式合作9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子项目,总投资20.8亿元。二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充分发挥乡镇的主体责任,开展以“五比”(比建设环境、比建设进度、比建设实效、比投资规模、比建设质量)为内容的项目建设竞赛,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农村电网“互联网十”、通信网络共建共享等工程。三是创新基础设施监管方式。围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后期管护,建立“三线合一”督查机制、“现场打分”评价机制,将基础设施建设考核方式一竿子插到底,对投资和项目建设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现场考核定优劣,督工期、抓质量、保安全。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200公里,供电总容量达1000兆伏安,光缆总长度达2.3万皮长公里,321个行政村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5G网络开始试点,形成了乡乡有公交、村村连公路、家家电压稳、户户通有线的公共服务新局面。

三、提质人居生态环境。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着力实施生态建设项目45个,大力整治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宜居乡村风貌。一是乡村规划突出“五位一体”。按照环境秀美、农业现代、全域旅游、“两型”建设、基层党建“五位一体”的美丽乡村格局,编制完善了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及国省道沿线改造项目规划。二是乡村建设突出生态宜居。大力开展“三化一拆”、基础设施建设及景观环境提质改造,推进道路两侧绿道建设、环境净化、庭院整理和拆违工作,打造美面乡村示范片:按照“民居美化、环境净化、周边绿化”建设标准,科学布局,整合资源,打造具有莲乡特色的美丽屋场。三是乡村治理突出自治高效。建立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公共服务联合组织、经济发展经营组织(或联合组织)为支撑,以各类专业民问组织为延伸”的乡村治理构架,乡村自治能力和自治水平明显
提升。近年全县共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16亿元,完成了2761栋民居美化,建设了124个美丽屋场,扮靓了齐白石故居、彭德怀故居、梅林美丽乡村示范片等30个村落,美丽乡村示范效应全面彰显。

四、大力淳化乡风文明。围绕提升群众素养、弘扬乡村文明,着力实施文化建设项目41个,因村制宜建设人文教育、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基地,推动乡风文明融入乡村发展肌理。一是以湖湘文化引领乡风文明。精准引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湖湘文化精神特质融入文化政策、文化生活、文化设施,建设以湖湘文化为校风核心、覆盖全县的示范性学校,推行乡规民约,定期进村入户举办湖湘文化学习班,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的合力。二是以红色文化滋养人民群众。坚持以文养德、以文化人,继承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红色传统,发挥彭德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建设乡镇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中心,开展“伟人故里”红色文化系列专题活动,为新时代乡风文明注入“红色基因”。三是以廉莲文化推动廉政建设。坚持“一片一基地”建设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一镇一特色”开展乡镇廉政模范评选,“一村一品”开展廉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廉洁文化在莲乡大地落地生根。近年开展特色文艺汇演500余场,组织文化下乡活动600余次,全县实现了乡镇文体广场、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面向全国数字化网络直播县级文艺活动走在全国前列,培育形成了具有莲乡特色的乡村文明新风尚、新品牌。

(作者系中共湘潭县委副书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