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于康震: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靠科技创新

[ 作者:于康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06 录入:王惠敏 ]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日前在江苏举行的现代农业科技大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农业科技工作也肩负新使命、面临新形势、需要新变革。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

于康震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5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稳步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创新已经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于康震说,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对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已进入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崭新阶段。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依靠科技创新,运用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形成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更加依靠科技,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

于康震提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科技肩负新使命,面临新形势,呼唤新变革,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乘势而上,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一是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主战场,进一步强化农业基因组学、生物灾变规律等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智能农业装备,资源高效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突破一大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的技术。

二是突破农业科技创新关键点,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节本提质,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创新体制机制,搭建科企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的通道,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级,强化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大力加强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等长期定位观测监测,为政府决策和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把握科技创新落脚点。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公益性推广机构与经营性服务组织融合发展,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以市场和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作者系农业部副部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视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