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是天天与群众接触的群体,他们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严管村干部是树立党和政府优良形象。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不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工作报告。报告中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引向深入,其中就是要深入到对基层乡村干部从严管理,杜绝微腐败。
要严格选任村干部。“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来”,一个村的党建好不好,经济发展好不好,群众生活幸福不幸福,全在于村支两委干部好不好。在过去的很一段时间里,某些地方选任村干部只突出他们致富的能力,往往忽略了这些村干部的政治素质。一些能力强,信念不坚定,群众观念淡漠的人进入村支两委班子。在他们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出现了小官巨贪,为非作歹,胡乱吃喝,优亲厚友等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在选任村干部上,要选对党忠诚,思想过硬,政治过硬,道德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群众信任的村干部。
要严格监督村干部。对于村干部的监督,在现实中往往出现了隐形缺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乡镇纪委的工作是“一人多职”,无形中分散了乡镇纪委对乡村干部的监督,以至于监督不到位,流于形式,导致干群矛盾紧张。要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首先要加强乡镇纪委的监督能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第三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乡镇纪委和上级部门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必须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进行实事求是的查证。既不能让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的村干部成为漏网之鱼,也不能让一心为民,真心服务的干部成为“窦娥冤”。最后,乡镇纪委和上级部门“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才能有勇气,有底气去监督村干部。
要严格实行村务公开。从严管理村干部就要求村支两委从严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而绝不能选择性公开、隐性公开。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网络上清楚透明彻底公开,实行村民监督,群众监督,网民监督。对于重大项目的实施、招标等必须要经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代表同意,而绝对不能实行村支书一言堂,村支两委三五几人就决定。
还要优待厚爱村干部。要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在工资上要不断向乡镇工作人员看齐,在待遇上要给他们办理“五险一金”,让他们在离职或离退之后有一定经济收入。对能力突出的村干部可以通过招聘方式或破格录取的方式进入事业或公务员序列,让他们能看到希望。
(作者系井江镇党政办工作人员、纪委委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