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黄蜀豫:人才队伍建设是培育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 作者:黄蜀豫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23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如何解决正是管理者、执行者在实际问题操作中所面对的一项难题,人才引入、管理制度的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健全,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时强调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要用好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要学会招商引资、招人聚才并举,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最缺的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振兴是关键,如何有效合理发展乡村产业;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改善乡村面貌,建设美丽乡村宜居环境等都需要人才队伍来实施。

坚持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乡村振兴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堡垒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党内法规,建设、培养讲政治、有组织、行动力强的优秀党员干部,以乡镇党委为主体,结合选派第一书记、村委、农村党员,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形成听党指挥,履职尽责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推进乡村自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村委会带头作用,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建设法治乡村、德治乡村、平安乡村。

坚持技术创新,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引入。实现乡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是前提,科学的规划是开启乡村振兴的大门,结合乡村地理文化、产业特点等制定对应政策措施,以特聘、挂职、创业等制度,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引入对口人才队伍,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对症下药,破解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以专业性人才的指导、示范区的交流等方式,将规划、项目、资源深度融合,打造一体化乡村建设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确保农作物产量上的去、产物卖得出。

坚持农民自主,加强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政策的支持就是强有力的保障,以制度为支撑,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作用,以培养职业型农民为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积极调动农民自主性,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进一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正真的从思想上、精神上、物质上富起来。

实现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需久久为功,我们要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

(作者单位:乐山市市中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