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武台镇按照“党建领航、电商发展、集体增收、群众富裕”的思路,依托果品资源优势,发挥党组织、合作社、协会作用,探索服务、合作、领办三种路径,实现了“党建+电商”助力村集体增收从1.0向3.0模式的转变。
一、基本情况
平邑县武台镇,位于县城北20公里,镇域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4.3万亩,25个行政村,3.8万人,41个基层党组织,1269名党员。全镇种植黄桃3万亩、葡萄1万亩,是全国三大黄桃生产地之一。“武台黄桃”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蒙水珍珠葡萄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7年以来,武台镇依托果品种植大基地格局,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电商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着力打造从南武沟-承安-孟家庄-咸家庄-东近台-蒋里的“南北电商活跃带”;成立武台镇电商协会,组建电商党支部;探索“支部+协会+基地+电商”合作共赢体系,推进农产品线上销售,“一带一会一体系”电商发展机制初步构建。目前,全镇拥有5个电商平台,电商经营企业312家,专职人员895人,经营网店400余个,带动3260人就业。2017年全镇电商交易额达到1.2亿元,村集体收入携手破零,被评为首批临沂市电子商务示范镇;2018年部分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1.“党建+电商”助力村集体增收1.0模式-服务
在村级设立电商驿站,实施“双向培养服务行动”,在推进电商发展的同时,增加村集体微收入。在双向培养上,依托电商协会,成立电商党支部,把优秀电商骨干培养成党员。大学生党员返乡,组织关系迁入电商支部,依托党员活动室,开设电商夜校,把大学生党员、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为电商骨干。在双向服务上,村级电商驿站、信息监控平台,无偿提供给电商业主,便于电商业主收发存放快递、开展电商宣传,推进电商进农村工作。电商驿站开展网上代买服务,收取微额代购服务费用;开展快递收发服务,与快递公司业务分成,服务电商发展和群众生活;开展农资购销服务,集体精选优质农资企业,签订供销合同,为村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套袋、农药等农资产品;开展缴费充值服务,开通网上缴费业务,帮助村民在网上缴纳固话、手机、网络、电费等相关费用,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目前,全镇11个村设立电商驿站,可实现村集体从3千元到1万元不等的经营性微收入。
2.“党建+电商”助力村集体增收2.0模式-合作
支部和电商企业合作,与群众签订购销合同,组织党员群众统一为电商企业收购优质果品。对收购的果品进行分拣,优质的黄桃、葡萄供应电商企业,其余供应各地水果批发商或罐头企业、酿酒行业。产生的收益,按照“保基本惠农户、梯次分成”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优先保障群众利益,保证农户优质果品高于市场价格,一般果品等同市场价格,实现群众普遍增收。盈余部分,30%作为村干部、党员群众开展服务劳务费用,剩余70%,作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个别村在集中为电商企业收购果品期间,为电商企业注资入股,维系电商企业集中收购时的资金运转,确保群众现场结算。网销季结束后,提取电商销售分成,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目前,东近台、咸家庄等4个村与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年可实现村集体收入3万元左右。
3.“党建+电商”助力村集体增收3.0模式-领办
村级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名义领办电商产业。依托黄桃、葡萄种植,苗圃培育等基地的优势,实行“五统一”运营模式。统一品种管控,由合作社规定网销农产品品种、质量,集中供苗,推进全镇农产品转型升级。统一农资供应,对套袋、农药、覆膜等农资集中供应,降低药物残留,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网销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由合作社聘请专家指导,通过上门服务、田间课堂、集中培训等方式,降低社员种植风险。统一价格收购,与社员提前签订购销协议,以市场价格标准,贫困户每斤增加0.2元,集中收购农产品,保障社员收益。统一线上销售,建设电商孵化运营中心,组织村内有意愿的电商能人,集中办公、抱团协作,分类推进主打品牌。形成“每店一宝、各有侧重”的网销布局,避免恶意竞争,营造品牌效应,提高产品附加值。村集体通过苗圃、农资供应,孵化运营中心租赁、收购果品差价、电商销售分成等多种渠道增收。目前,南武沟村通过此种模式,年内可实现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
三、经验启示
1.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党员干部带头是根本。实践证明,农村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在武台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重大决策的实施,都有村党组织的论证和引导,每一次品种的改良,都有党员干部的带头和动员。因此要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提高带头致富、产业经营能力,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向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强大合力。
2.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人才培育引进是关键。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人才支撑。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加大“土专家”“田秀才”选拔培养机制,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要发挥大学生村官、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的作用,重点培育,使其成为村级发展的带头人;要筑巢引凤,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减小城乡公共基础服务差距,积极对接招引专业技术人才,为村级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是基础。各村实际情况不同,自身优势和劣势不同,地域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实际村情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特别是电商行业,没有能人带动,没有产业支撑,很难在现行的网销环境下生存。不能盲目硬上,也不能畏缩不前,必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地域特色,探索一条既符合村情、民情,又有自己优势和特色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4.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抱团合作共赢是趋势。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竞争态势,村集体经济发展,仅凭一个村单打独斗抵御往往独木难支,通过产业链条寻求项目合作,区域融合,抱团共赢,形成抵御市场风险的强大合力是新型趋势。同时,要倡导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适应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趋势,采取多种合作组织形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解决技术与销路问题。
(作者系中共平邑县武台镇委员会党委委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