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将脱贫攻坚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扶贫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一个地方的扶贫工作中,产业发展方案作为产业发展的“指南针”又在以产业发展促贫困人口增收中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讲,在一定程度上产业发展方案从产业未开始前就已经决定了一个地方的产业能否会成功。虽然方案如此重要,但在一些地方产业发展中,扶贫产业发展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还是会让人唏嘘不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脱贫攻坚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杂糅一体的工作。这些特点是由贫困人口不同的至贫原因而决定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推进扶贫工作时,要善于拿准脉、开好方,善于找准穷根狠下力。这些思路放在实际的工作中,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在向贫困“下战书”时,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心境,切实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拿出切合实际的扶贫方案。
一项产业的发展成功与否,是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产业的实施方更应该尊重和利用好市场经济的规律。但在当下,我们却发现部分地方政府在脱贫攻坚的产业发展中总是表现得很急。总想一两年就有较大的效益,巴不得“一口吃个胖子”,体现在方案的设计上就表现为方案办法不切实际,甚至连基本的逻辑都不符合。而恰恰就是这种贪大、求快、急功近利的心理将一个地方的产业带进了失败的的深渊。比如近年来网络、报刊的媒体时常曝光的政绩产业、形象产业。这些既浪费了社会资源,更是严重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使扶贫工作成了文字游戏!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我们地方各级政府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艰苦卓绝的战役中只有将实事求是的精神、严和实的作风切实的转化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真正的攻破贫困的碉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使7000万贫困人民群众脱穷皮,进小康!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武县龙安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