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钱意味着什么?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孩子来说,它可能都不够一份零食的消费;而对于一些中西部偏远地区学前班和幼儿园的学龄前孩子来说,它却是一份午餐的“天价”。(新华网6月12日)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保护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促进儿童营养改善,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据统计,我国6-17岁农村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率是城市儿童的3倍;6岁以下农村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是城市儿童的2-3倍,而贫困农村儿童的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又是一般农村儿童的1.5倍。我国仍有近千万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营养不良,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缺乏问题更为突出,生长迟缓、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非常普遍。所以,对贫困地区的儿童开展营养帮扶、阻断营养不良造成的代际贫困已经迫在眉睫。
据了解,营养不良问题不仅导致国家每年近4%的GDP损失,并且在人口中产生着代际传递,造成贫困、导致营养不良、再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善偏远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针对目前中国儿童营养问题面临的现状,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等机构合作,正式启动了“为5加油”———学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据介绍,“为5加油”项目根据中国儿童体质需求、口味偏好,设计开发了一款营养补充品——儿童营养咀嚼片,以免费发放的形式,精准帮扶贫困地区3-5岁儿童改善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迟缓、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等健康问题。
同时,公益慈善组织也推动解决贫困农村儿童营养健康问题。安利公益基金会的“春苗营养计划”等精准帮扶贫困儿童的公益项目就是很好地体现。安利公益基金会还将与儿童公益领域专业机构合作,开发适用于中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健康教学内容,并对山村幼儿园教师提供培训和支持,监测儿童发展状况用于开展研究和评估。据了解,安利公益基金会成立5年来累计投入2.46亿元,帮扶贫困儿童共计254万人。其中“春苗营养计划”为贫困地区中小学捐建了3835个营养厨房,解决了193万中小学生的基础营养保障问题,并撬动政府及社会资金投入8.6亿元。
据悉,国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按照国务院会议决定,要加强学生食堂管理,严格食品供应准入,确保食品安全。制定中小学食堂供餐规范,明确数量、质量和操作标准。国务院以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为重点,从每日每生补贴3元提高到4元甚至有的地方已达6元,达到每生每年至少800元生活补贴。下一步,国家将继续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适龄儿童营养改善。
为此,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儿童营养午餐政策的完善,消除现有儿童营养午餐政策覆盖的空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是国务院推行脱贫攻坚政策的又一项营养扶贫、营养脱贫。虽然,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的现象具有分布广、人数多的特点,要彻底解决它,有待于国务院、地方政府出台更加成熟的帮扶政策,扩大免费营养午餐的使用范围或者降低费用、加大补助,营养午餐就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全覆盖。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