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郑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助推绿色发展

[ 作者:郑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05 录入:实习编辑 ]

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深入研究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审议并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为我省推进绿色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发展,增强绿色经济发展动力,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从国际上看,全球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温室效应、化学污染、能源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对大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全球生态安全面临严峻威胁,绿色发展逐步成为国际社会新的发展共识和一致行动。1987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取得世界共识。绿色发展观是第二代可持续发展观。2005年联合国亚太经合会第五届亚洲及太平洋环境与发展问题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绿色增长概念,会议通过《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绿色增长)首尔倡议》将绿色增长定义为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创新则成为绿色持续健康发展的恒动力。我们必须更加自觉的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科技创新为绿色经济建设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从国内看,长期粗放型发展方式使我国能源、资源不堪重负,大范围的空气、水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突出的环境问题。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后制定《21世纪议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15年9月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护生态,推进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科技创新是绿色发展方式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我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绿色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绿色发展方式,提升绿色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推行绿色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从四川来看,我省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草地湿地退化、沙漠化、石漠化等现象突出,城市雾霾、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环境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出台《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是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满足全省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责任担当,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使命。

我省要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以科技绿色化来支撑,必须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助推绿色崛起的原动力,没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无法做强做大。我们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研发和推广绿色低碳节能环保高效技术,为绿色化提供技术支撑;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各类技术创新平台,为全省科技创新促经济转型奠定基础;加快推进互联网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产业园的规划和建设,把互联网产业打造成我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加快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搭建良好平台。同时,在全省普及绿色理念,提高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提倡从我做起,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只要以体制机制绿色化为保障、以经济能源绿色化为突破口、以绿色低碳节能环保高效技术为支柱、以绿色生产和消费为依托,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文明,我相信,我们会走出一条带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化道路。

作者单位:苍溪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