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都在按照年初制定的脱贫攻坚任务开展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的退出验收。但据验收调查,有些地方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存在着“脱贫急躁症”“泡沫式脱贫”等现象,有的干部存在着“早甩穷帽早提拔”的心态。在这些心态诱导下的压缩时限、忽视实效的夹生脱贫要不得。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践行。贫困退出,必须要以科学的机制为保障;以实事求是、分级负责、规范操作、正向激励为原则;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
科学的退出验收机制是基础。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改革,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内容,对确保按期退出和确保退出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大意义。科学的退出验收机制一要以民主评议为基础,对退出户、村、县进行必要的审核审查,退出结果公示公告,让群众参与评价,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假脱贫”,做到退出验收过程公开透明。二要强化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第三方评估,检验退出准确度,确保退出结果经得起检验。三要加强督查巡查和追究问责。对退出验收督查巡察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虚报政绩的要依纪依规严肃追究问责,问题严重的,要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处理。四要实施动态管理。贫困户、村、县在稳定达到脱贫标准后要及时退出,新增贫困人口或返贫人口要及时纳入扶贫范围,真正实现精准发力、问实于民。
科学的干部考评机制是关键。脱贫攻坚工作是一场持久战,而不是一场突击战或闪电战。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主体是广大干部,展现帮扶助困成效的也是苦干实干的帮扶干部,因此,结合贫困退出验收工作,完善科学的干部考评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科学的干部考评机制,要以科学的政绩观为引领。脱贫攻坚缓不得,也急不得;贫困退出的主角是达标的具体个人、村、乡、县,而不是某个时间节点。要引导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帮扶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简单以脱贫人数及速度作为政绩,而要既兼顾眼前脱贫数据又着眼长远发展趋势,以“千人千面”的考评方法考准考实每名帮扶干部的工作成绩。要以科学的结果运用为落脚。贫困退出得益于贫困者自身造“血”能力的增强,也离不开帮扶干部的真帮实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把脱贫退出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让帮扶有思路、致富有门路、退出有实绩的干部有奔头、有位子。
贫困退出验收是一项政治性强、政策性高、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工作。惟有动真碰硬落实科学机制的各项要求,才能真正为贫困退出保驾护航,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中区泊水街道办事处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