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任禹文:四个强化遏制雁过拔毛式腐败蔓延

[ 作者:任禹文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9 录入:实习编辑 ]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纪委在者海镇七五卡村召开了一个特别的群众会,在全村党员和群众的见证下,给22户群众每户发还500元。这11000元不是一次扶贫捐资,而是向群众退还的一笔涉案款。(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016年12月7日)

这是典型的“雁过拔毛”式腐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国良不仅帮低保群众代办代领“一折通”,还从他们的卡上每人代取了500元,作为他做事儿的报酬。2010年至2013年期间,余国良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冒领贪污良种补贴款、农资综合补贴款57200.9元。最终,余国良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因犯贪污罪被判刑。

近年来,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总体呈现出增势猛、领域宽、主体广、手段多、危害重的特点,导致了国家惠民资金“惠官不惠民”、集体资产流失、群众负担加重、百姓利益受损的严重后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六次全会报告作出专门部署,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何基层这种腐败蔓延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呢?

总体分析看来,乡村干部法治意识淡薄,面对“诱惑”时信念不坚定;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政策宣讲不到位,群众政策知晓度不高等都是助长腐败蔓延的原因。

找准症结便能对症下压,笔者认为有效遏制“雁过拔毛”式腐败蔓延趋势应做到四个强化:一是要强化打击曝光。针对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畅通监督投诉举报渠道,对于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和信访事件,加强打击力度,加大通报曝光力度,释放严厉惩治的强烈信号。二是要强化监督制约。基层党委要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基层纪委要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相关部门要完善相关制度,明确权力清单,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规范资金审批、管理、监督等工作制度和流程,确保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能够公开透明。三是要强化问责落实。对于查出的问题要严格处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党委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要严格追究党委书记的责任,纪委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要严格追究纪委书记的责任,强化责任层层追究,做到党纪政纪与组织处理、经济处罚多管齐下,形成责任追究的震慑力。四是要强化宣传教育,从组织建设、教育培训、文化培训等方面,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相关惠民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政策知晓不留死角。

治理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必须站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构建反腐败斗争上下联动新格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