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魏蔻蔻:欧洲人如何爱上长得丑的蔬菜水果?

[ 作者:魏蔻蔻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17 录入:王惠敏 ]
    欧盟对于果蔬的外形有着近乎偏执的规定,但近几年这样的观念有了转变,由于欧美经济危机食品价格高涨和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浪费问题。不少创新企业和产品纷纷应运而生,旨在从各方面入手解决蔬果和食品的浪费问题,有体验型改变消费理念和食品供应链的企业,也有从科技入手减少食物腐坏和延长其储存寿命的。

  国内的朋友来到欧洲,可能都会注意到整个欧洲超市的瓜果蔬菜都是大小均匀,光鲜水灵,见不到样子寒碜的。本来,蔬果采摘出来,有些相貌不济是正常现象。但在荷兰,连锁超市和公共集市这些主要蔬果供应渠道,都拒收“其貌不扬”的蔬果,这是为什么呢?这源于近20年来欧盟成员国一直恪守“欧盟新鲜瓜果市场规范”,禁止卖相不好的蔬果上市销售。如,黄瓜不能过弯,香蕉又不能太直,有两个插脚的胡萝卜、有疙瘩的土豆都是禁止上市的。

  ●近乎偏执的规定

  让我们来看看这规定有多严格和细致:

  欧盟将蔬果分为3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蔬果形态要满足这三个级别的要求才会被允许上市。

  先说黄瓜。欧盟“一级黄瓜”的标准是:外形相当好,几乎是直线型的。黄瓜每10厘米的长度里,最大弯曲弧度不能超过10毫米。“二级黄瓜”的标准是:稍微弯曲,黄瓜每10厘米的长度里,最大弯曲弧度不能超过20毫米。这只是对黄瓜弯曲度的规定,还有对黄瓜表面色泽和有无瑕疵的规定,如,黄瓜表皮绿色退浅,大概占瓜体面积多少就禁止上市了。

  再说苹果。任何直径小于50毫米或单个重量低于70克的苹果不能销售。果农常会收到这样的退货原因:670个苹果比要求的单个70克轻1-2克!如此一来,这些苹果只能被送去加工厂做果酱或是酿酒,而这类不直接售给消费者的苹果收购价比超市要低20-100倍不等,纯属贱价卖。再加上要将这些苹果送到加工厂还需运输费用,为了节省成本,很多果农干脆选择让蔬果腐烂。

  因为这个欧盟法规,每年有成千上万吨的蔬果被浪费。据统计,荷兰每年大约有20%-40%的不同种类蔬果因为外形不达标而无法上市销售。

  ●观念的转变

  近几年这样的观念有了转变,由于欧美经济危机食品价格高涨和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浪费问题。

  2009年7月起,欧盟取消了对胡萝卜、茄子、黄瓜和洋葱等26种蔬果的外观限制,不过它们必须贴上“自行加工和烹饪后使用”的标签;而针对苹果、草莓、西红柿等10种蔬果的外观限制仍然保留。至此超市里才开始出现尺寸大小不一的蔬菜瓜果。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欧盟没有彻底废除对蔬果的外观限制。其实,只要保留对蔬果的卫生、品质、污染、健康等法规就够了。吃蔬果,最重要的就是新鲜的口感,至于苹果小点轻点,表面红色分布是否超过75%这些外观限制就显得太偏执了。

  荷兰最大的超市连锁店Albert做过一个问卷调查,有65%的消费者表示只要价格便宜些,完全可以接受外形欠佳但依然新鲜可口的蔬果。于是从2014年起,该超市及旗下所有超市品牌开始销售卖相不好的苹果、梨、甜椒,近期又新增了“分叉”的胡萝卜,销售业绩很好,用实际证明“以貌取蔬果”并无必要。

  ●创新产品应运而生

  不少创新企业和产品纷纷应运而生,许多机构着眼于转变消费者对果蔬外形的苛求。人们该懂得,蔬果的外形是一种选择。若某人不接受表面上有指甲印的苹果,可以选择不买,但是订一个法规禁售有指甲印的苹果,就太浪费了,毕竟也有人不在意购买有些瑕疵的苹果。

  这些机构会让消费者免费品尝卖相一般的蔬果,让其知道除了外形,味道才是王道。它们建立了农场展示和销售平台,让大众可以根据接受度和喜好直接从农民处订购外形欠佳的农产品。价格比超市的便宜至少1-2倍,何乐不为。

  荷兰Albert超市特邀英国著名厨师和烹饪推广家杰米.奧利弗与其合作,教大家处理“不好看”的蔬果,用其做出美味的色拉和菜肴。

  一些非营利性慈善救济机构,本就打着“用剩余食品做出美味佳肴”的理念,收购“残次”但品质好的蔬果食品,用此做出成品和半成品的食物,分发给弱势贫困的群体食用。

  这些方式,都是从各个环节增加“歪瓜裂枣的利用度,减少浪费,食尽其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东方城乡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