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需要新思维

[ 作者:威震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01 录入:吴玲香 ]

四川省营山县视频接访平台获得了显著的成效。据了解,像营平村这样的视频接访平台,营山县目前已经建成了657个。据统计,该视频接访系统自今年5月运行以来,已接待视频咨询127人次,受理群众视频来访94件,解决群众诉求17件;共转交相关单位答复35件次,自行答复59件次,答复满意率100%。(人民网 11月1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互联网+”正在让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它的力量。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如果我们政府部门在行政过程中对相关的技术不关注、不利用,一味地以传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势必会整体拖慢我们政府的行政效率,关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目标也会变得难以实现。

其实,利用当今的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视频接访平台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政府行政技术手段的提升,更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表现。在过去,我们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时常出现“只说不好办,不说怎么办”、“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办事”的现象,本质上则是干群的隔阂和政府机关的冷漠。提升政府的办事便利度和办事效率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所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关键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破除官僚主义的“心障”,打开为民服务的“心窗”,以心与心的交融、心贴心的服务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而利用现如今的信息技术所建立起来的视频接访平台正是这样一种能很好地提升政府办事效率、给群众以方便的创新,也是“互联网+”新思维的具体体现。通过网络技术,政府机关离老百姓更近了,与老百姓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心窗”一打开,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视频接访平台获得了成功,我们在大力推广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频接访平台这项技术,更是一种互“联网+”的行政创新方式。利用好手机APP、微博、微信等诸多信息技术新方式、新平台,都是政府在政务服务方面向下延伸触角,增加贴心便民的服务的重要措施,也是让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使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与其说是当下的信息技术给了老百姓方便,不如说信息技术给了我们政府机关自我提升与自我转变的一条捷径。对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则马到功成,退一步则前功尽弃。让“互联网+”新思维进入到政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但需要我们政府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与推广,更需要我们政府工作人员转变思路,提升服务意识。借力“互联网+”,通过新技术、新思维让老百姓对政府产生更多的亲近感,才能让老百姓看到一个为民、务实、清廉的好政府。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