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乡村文化的执着守望者

[ 作者:赵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15 录入:实习编辑 ]

——记南江县正直镇文化站长林明

巍巍龙耳山,据巴山之灵秀。滚滚清花江,传千载之文明。在秀美的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有这样一位扎根山乡、醉心于群众精神文化事业的耕耘者。

他,温文儒雅,满腹经纶,被当地百姓称为“最有文化的人”,每到一处,大家都热情地尊称他“林站长”。他,兢兢业业,事必躬亲,被村社干部称为“最麻烦的人”,为丰富基层百姓文化生活,他整天奔走于阡陌之间、行走在文化苦旅的道路上,只要是文化上的事,他永远信步向前。他,行健不息,执着向前,被当地党员称为“最具理想信念的人”,党员群众有口皆碑的称赞,是他最骄傲的“资本”。他——就是南江县正直镇文化综合服务站站长林明。

现年42岁的林明,出生在美丽的南江县正直镇,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文化领域工作,怀着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和对文化工作的一腔热忱,二十余年来,他奋勇向前,不断开拓,使正直镇的文化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片荒芜走向生机盎然、走向蓬勃发展。

无论是晨曦安静的滨河大道、还是夜间繁华的宝塔新区,无论是重大节日,还是休闲度假,随处都能看到翩翩起舞的广场舞大妈展示优美、火辣的舞姿,一群群渴求知识的少男少女纷纷涌向镇、村文化书屋,在经典中开拓思想绿洲。这些巨大的变化,都充分的彰显了他对文化事业的执着追求。

锲而不舍抓阵地建设,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阵地是群众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正直镇系南江县扩权强镇试点镇、巴中市统筹城乡综合性示范镇、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重点镇,全镇人口多达4万多人,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极高。2009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广播站、文化站合并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林明被镇党委、政府任命为文化站长,当看到正直镇文化生活还需进一步提升的现状,他深感责任重大,他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落后的现状,打造属于正直人民的精神文化家园。

机构的整合,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业务工作,林明依旧从事文化领域的工作,但同时也肩负起了城镇管理的重担。为了群众精神文化的富裕,为了心中对文化事业的追寻,为了实现打造精神家园的目标,他开始积极奔走,凭借多年在文化战线上积累的人际关系,他锲而不舍地到县、市文化主管部门争取项目,终于凭借统筹城乡示范镇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投资60余万元,在正直镇建成了50平方米的镇文化活动中心,并在中心配齐了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利用滨河休闲广场,他采购音响设备,组织群众成立了广场舞队伍。同时积极争取民生工程项目,不断拓展文化阵地建设,已建成15个村广播室、25个文化书屋,配送文化器材5个村、广播电视村村通。

“如今的生活好啊!没事可以看看书、跳跳舞,幸福的日子就像花儿一样啊!”经常到镇文化站看书学习的荆江村居民何家寿经常这样对旁人说道,听到老百姓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语,林明的脸上充满了欣慰而自豪的笑容。

勤奋好学不断充实自我,以熟练的技能服务群众

他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却始终坚守着一颗学习的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就是他人生的学习信条。

从文化到广电、从传媒到城管、从纸媒到信息时代,他始终坚守着一颗学习的初心,不断前行在学习的道路上。文化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加富足的精神生活,他时刻不忘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在文化设备的管理使用上,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带头仔细研究系统功能,确保设备使用正确、管理维护及时,尤其是在投影仪连接、电脑操作、网络接入、障碍排除技术上,都能做到逐步掌握、熟练;为让村级管理员熟练掌握电脑技术,他专门邀请正直小学的教师对全镇24个村(社区)75名村干部分批次进行了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他深知学无止境,自己同样参加学习,用他的话说:“我是专业技术人员,练好手艺,才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创新工作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近年来,他先后组织长滩、宝塔、花桥、龙潭、沿溪河等村组建群众健身舞蹈队,常年坚持开展健身活动。组建农村电影队坚持到村轮回放映。在端午节时组织群众参加全县龙舟比赛。为了保护农村文物,他不断走村入社,抢救挖掘了一大批民间文物。同时,他组建文艺宣传队,针对脱贫攻坚、易地搬迁等惠农政策进行宣讲,通过文艺队的生动演艺,惠农政策家喻户晓、深入民心,农民创业、农民带头兴产业已蔚然成风。

助人为乐勇于奉献,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

文化站只有3名干部,要担任全镇有线电视用户线路维护和卫星电视用户管理服务工作,同时监管文物、村广播室、文化书屋,工作量非常大。

工作中,他经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工作,尤其是在各类节庆时间,既要组织各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还要保证群众有线电视线路畅通,只要群众有需求,不管是在吃饭、还是在忙于其他工作,他都会及时安排工作人员迅速前往处理。在农户家中,大风吹动了锅盖,看不到电视,他没有丝毫犹豫,迅速爬到房上调整仰角、进行维修。主管部门分配的文化设施,他尽量都优先分发到村级使用。通过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个人的威信在群众中提高,而且通过他的带动,文化站工作也得到全镇的认可,每年在年终的工作测评中,文化站都排在全镇前列。

他对文化工作一往情深,他为文化活动牵肠挂肚,他对工作热情似火,他总觉得做得还不够好。用他的话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在乡镇文化事业的无悔追求上,他一如既往,永远在路上!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