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为“共享农房”的创新精神打call

[ 作者:禾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5 录入:吴玲香 ]

近日,安徽开始试点探索“共享农房”模式,瞄准数量巨大的农村闲置住宅,用互联网共享平台连接起供需双方,以期让这些农村“沉睡的资产”重现生机,释放更多经济红利。(12月21日 新华社)

众所周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空心化”现象加剧,乡村空置的农房日益增多。由于土地政策和宅基地房屋的特殊性,大多数因农户外出务工而闲置的房屋,都被挂上一把把锈迹斑斑的锁链,成为了“沉睡的资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共享农房”模式,主动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尽心尽力为农户增加资产,不仅彰显出基层党员干部的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也体现了地方政府为农户谋福祉的施政智慧和责任担当!

“共享农房”新在大胆突破。实现闲置房屋的效益最大化。将“共享经济”创新性地运用到农村闲置房屋上,“共享农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胆突破,巧妙地盘活了农村闲置房屋,实现“全闲置”农房的重新开发利用,纵深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共享农房”新在满足部分市民的“逆城市化”需求。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病”也逐渐凸显。乡村的田园风光、宁静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让市民向往,深受喜爱,“共享农房”模式的市场潜力巨大!“共享农房”的租约期往往在5年至30年,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房屋内外及院落进行翻修,让部分市民能远离尘嚣,享受到乡村的诗意生活,真正回归“乡居”。

“共享农房”新在拓宽农户创收渠道。从闲置房屋到“共享农房”,无疑为农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创收方式,“全闲置”的农房主人,不仅可以选择租赁,获得租金收益,或者选择利用农房进行创业,还可以就地‘转业’成为物业服务人员,提供保洁、餐饮等服务。因此,“共享农房”模式的推出,能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户创收渠道,创新乡村发展,提升农户获得感,是全心全意为农户谋福祉的大胆探索。

为“共享农房”的创新打call的同时,也希望基层党员干部能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涉险滩、啃硬骨头的改革创新精神,真抓实干,为人民谋福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四川省蒲江县国土资源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