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消除“误解”不能只要求群众理解

[ 作者:任红凌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1-23 录入:王惠敏 ]

一说起基层干部,许多不了解的群众都认为这是个清闲的工作,“一杯茶一张报纸”就过一天,再加上一些负面新闻造成的不良影响,基层干部的形象在群众心中已经开始“倾斜”,导致现在即使报道出了正面新闻也会有群众觉得是在造假。

然而实际上,在基层工作,面对的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经常是“5+2,白+黑”的工作状态,基层干部都恨不得自己有着“三头六臂”。特别是在此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精准扶贫成了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干部的努力和艰辛更是普遍。为了落实好精准扶贫帮扶政策,基层干部必须进村入户、摸清路子,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地走访贫困户更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干部为此付出了生命。

但却不得不承认,在每个基层单位都存在着“一杯清茶一张报纸”过一天的人。在一个单位里,有的人敬业些,有的人能力强些,有的人能力弱些,有的人责任心差点,都是正常现象。而正是这些责任心不够,能力不强的人,在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下,变得越来越弱,越来越虚度光阴。也正是这些不敬业、不上进的人,破坏了基层干部的整体形象,让更多基层干部背上了“被喝茶”“被看报纸”的偏见。

要想消除群众对基层干部的误解,扶正基层干部“倾斜”的形象,就要先从整治这些不能做好、不愿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层干部开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逗硬考核过程,理顺进出机制,真正让那些整天只喝茶看报纸度光阴的人,没有生存空间。这样既能激励认真做事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又能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工作效率,为民办事的工作效率更高,误解也自然能消除。

总体来说,大部分基层干部是好的,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的,但不可否认这支队伍里存在个别的“害群之马”。要想得到群众的理解和包容,不仅需要正面引导群众用理性、发展和宽容的眼光看待基层干部;也要严肃考核机制,剔除“害群之马”;更要基层干部从自身做起,做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的干部。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建华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